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 | 倒奶打投,流进了谁的钱袋?

2021-05-07 13:24 千龙网

近期,某节目的“倒奶”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选秀综艺因为“倒奶事件”被叫停,粉丝为了追星“只要瓶盖不要奶”“成箱成箱倒牛奶”。

不少网友纷纷指责,媒体等集体痛批,并称“倒牛奶”乱象挑战了《反食品浪费法》,属于违法行为,这已经与时下国家积极推崇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号召显然是背道而驰。

粉丝追星为什么会如此疯狂?又是谁在粉丝疯狂的行动中获利呢?

粉丝为偶像“打投”雇人倒奶的行为,与当前选秀节目中的资本运作密不可分。资本逻辑或导致粉丝作出非理性行为,平台、媒体、制作方、广告商形成利益共同体,其制定的投票机制需要粉丝花钱,利益一部分流向平台,一部分流向广告商。

如果要管控这种疯狂行为,源头上要对选秀节目管控。积极引导节目传输正确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切实履行网络视听平台主体责任,完善节目管理制度。

偶像明星艺人要切实做好偶像榜样,以身作则,规范引导粉丝。

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严把节目导向关、内容关,积极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视听空间。

品牌方、广告商在选择偶像效应宣传时应该把握好宣传力度,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研发以及食品安全上面,真正营造好口碑、好品牌。

学校、家庭对孩子“追星”现象应该正确教育引导,劝导理智追星,积极宣传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起良好、绿色、健康的消费观,抵制浪费,屏蔽掉浪费的恶习,养成良好勤俭节约的习惯。

4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开始实施。这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再仅仅是倡导和号召,也有了法律约束。“倒奶打投事件”违反了我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进一步宣传倡导“反食品浪费”,进一步完善《反食品浪费法》对于个人和自媒体“吃播”现象的规范作用,避免“倒奶”事件再发生。

(文/刘艺)

责任编辑:蔡健雅(QZ0020)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