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消息,因上课时“讲小话”,9岁的小圆(化名)被老师拖拽头发到讲台罚站,孩子被查出头皮头骨分离。据小圆的母亲苑女士描述,事发后平顶山卫东区新华路小学涉事老师常某一直正常上课,直到17天后才被停课。此前,学校和涉事老师曾找到她,表示可以赔偿50万元,并提出的三个条件:签订谅解书,不追究涉事老师刑事责任;保证校方不受牵连;后续不再继续申诉。当时,她直接拒绝了对方的提议,“我希望涉事老师能够得到应有的惩罚。”目前,涉事老师已被刑拘。(5月6日 澎湃新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表,学问、人品都应该是学生的榜样,然而,学生因为上课讲小话,就被老师拖拽头发、到讲台罚站,令人不解的是,涉事教师常某还在一直上课,直到十七天后才被停课,而且学校、涉事教师为平息此事,找到小圆家长,表示可以赔偿,并提出让他们不再追究常某的刑事责任,还要保证校方不受牵连,着实让人愕然。拖拽头发、罚站这样的体罚,不仅伤害到了学生的自尊,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更是违背了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学校,师德何在?笔者认为,教师应严守师德的底线,不能触碰师德“红线”,学校、社会更应该发挥监督的作用,“师德”不“失德”。
首先,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建设。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学生家长不要单一的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做为教育成果的衡量标准,同时,学校也要多多关心教师,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疑惑。
其次,建立与师德要求相匹配的制度作为支撑。在保障教师的权益,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强化教师师德监督、评价体系,建立师德评议、师德问题报告等制度,对于严重违反师德现象,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在聘用、评优方面实行一票否决,让他们自觉、自愿的遵守师德,履行教师的职责、使命。
最后,建立和畅通多方监管的渠道。构建起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五位一体”监管体系,畅通监管渠道,例如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设置师德投诉平台、设立举报箱、暗访等方式,织牢织密监督网,形成强大的监督之势,让失德教师心存畏惧、不敢违反。
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违反师德,既损害教师、教育行业的声誉,又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相信,教育部门、学校严把教师入口关,大力强化师德教育,教师严守师德底线,加之行之有效的监督网络,“师德”不会变为“失德”,学生们定能在积极、阳光的教育环境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文/安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