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提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对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不忘初心的再要求、再提醒、再激励。换言之,“我为群众办实事”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是党员干部应履行的基本职责。我们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打实”、真落地。
为群众办实事,首先要实调研。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下属单位、深入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需求。要重点关注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环境提升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烦心事、揪心事,采取实地走访、集体座谈、网络征集等多种形式,畅通便民热线,把群众所盼所想搞清楚、弄明白。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要认真梳理汇总,制定台账,明确责任,对现在能解决的,及时抓紧解决;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的,应积极创造条件分步解决,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为群众办实事,其次要实干。“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要以百姓之心为心,把智慧奉献于人民、力量植根于人民、情感融汇于人民,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政策落地在基层。要重诺守信,实事求是,既敢于担当、有所作为,又尽力而行、量力而为,不夸夸其谈,不随意承诺,以一诺千金的态度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只有把每一件事都立足于“实”上,多解决老百姓发愁的事,多做老百姓用得着、用得上的事,才能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发展的温度,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文/孟凡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