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清明祭扫别忘记了“禁忌”

2020-03-23 09:19 千龙网

清明节就要到了。往年,不少人选择在这期间远足祭扫、缅怀先人。据报道,为避免现场祭扫引发聚集性疫情,近期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全国多地发文“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提倡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大力推广“云祭扫”。(2020年3月19日 北京青年报)

清明节,不仅仅是祭奠先祖,缅怀先辈的节日,更是传承清明习俗,弘扬传统文化的节日。显然,祭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当前因疫情防控的原因,一些地方提倡“云祭扫”,但是在广大的农村,亲自到坟前祭奠依然是传统的习俗。在这一个特殊的清明节里,每一个祭扫的人除了一份对亲人的优思,更不能够忘记清明的“禁忌”。

清明祭扫别忘记了“防火”。香蜡钱纸往往是农村清明祭扫的“标配”,但是随着天气越来越干燥,在清明祭扫的时刻尤其需要在“防火”上用心。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一年清明节也总是火灾的高发期,清明祭扫更需要文明祭扫,在祭扫完之时,既要清理现场,也需要确保不存在安全隐患,才能够让这一次的清明祭扫圆满结束。

清明祭扫别忘记了“防疫”。当前,疫情防控虽然取得了好转,但是这一场大战还没有结束,尤其是当前面临境外输入的疫情防控新形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做好“防疫”的工作,在清明祭扫的过程中不要扎堆、不要聚集,不要忘记了该有的警惕,才能够做到慎终如始,不因清明祭扫让疫情防控成效反弹。

清明祭扫别忘记了“防风”。清明节不仅仅是祭奠祖先,更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这是一次特别的红色教育课堂,显然,要防止在祭扫过程中的歪风邪气,不搞形式主义,要实实在在的带上诚心、真心去祭奠,才能够在清明祭扫的时候,在青少年的心中传承“红色基因”,种植希望,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明祭扫的方式也在不断地丰富,不管是“云祭扫”还是“代扫墓”,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变化的只是形式,从根本上不变的是清明节中的那种精神气,要传承好家风,要接过党的事业发展的接力棒,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追思先人,缅怀先烈的过程中不断地激荡自己前行的动力,才能不惧风雨,砥砺前行。

(文/婧蓝)

责任编辑:王大治(QJ002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