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梅姨”刷屏的背后,是全民打拐之望

2019-11-20 10:55 千龙网

近日,一张人贩子“梅姨”的图片在朋友圈广泛流传,大家在对人贩子深恶痛绝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随手转发能帮助到这些可怜的孩子。11月18日,人民日报出来辟谣称,网络上流传的广东增城被拐9名儿童案件嫌疑人“梅姨”的第二张画像非官方公布信息,梅姨是否存在,长像如何,暂无其他证据印证。官媒的及时回应处理,使得谣言得以澄清。

“梅姨”照片被刷屏的这起乌龙事件,对热心转发的网友而言,冷静间杂着些许失望。笔者认为,不必因为此次乌龙事件就丧失打拐的热情,因为每一位转发者都是心怀善意。

同时,此次乌龙事件还存在一定的正面效应。首先,“梅姨”画像的刷屏使多年前的相关案件再次重回公众视野,引起全民对儿童拐卖事件的再讨论,这是对预防、打击拐卖儿童行为的一次全民再教育。

其次,全民参与转发对儿童拐卖贩子也是不小的震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事实上,在打拐领域,“互联网+”的打拐形式已经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网友是网络打拐必须依靠的力量。截至2018年9月15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共发布儿童走失信息3419条,找回3367名儿童,找回率为98.4%,其中解救被拐儿童53名。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是把双刃剑,再利用网络的特性进行传播时,更要保持理智,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在重刑的威吓下,人贩子仍然层出不穷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溯其根源,就是因为需求的存在,有需求就有市场。防拐打拐工作任重而道远,要从根本上解决需要社会各要素的合作,既要加强儿童和家长的防拐防骗意识,更要从背后利益链条进行斩断出击,建立合理的社会领养机制,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切断市场需求,让非法买卖没有存在的土壤。

一张小小的照片刷遍全网,其背后折射的正是当下社会对儿童拐卖犯罪的痛恨和零容忍。我相信,在全民打拐之所望下,“梅姨”必将无处遁形,天下无拐也终将实现。

责任编辑:王大治(QJ0026)作者:陶倩倩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