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树斌案四个“首次”背后的司法担当

2016-12-02 16:1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随着最高法院的公开宣判,这一历时21年承载了众多社会关注的“疑案”终于一锤定音,尘埃落定,有了最终的裁判结果。至此,申诉人心愿已了,可以告慰亲人、挺起腰板,为此案奔走呼吁的人们支持法院裁判,鼓掌相庆、交口称赞,当然也会有人五味杂陈,对死者的逝去痛惜不已。

聂树斌案全国瞩目,是具体和特殊的,但在法院每年审理的1000多万案件中,其又是普通的一起个案,因此既要从聂树斌案本身看到再审宣判具有的司法进步的标志性及里程碑意义,又要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国深化司法改革,大力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时代背景下去思考再审宣判具有的深层次意义和价值,而这起案件中的四个“首次”恰好成为两者之间一个很好的衔接。

首次异地复审彰显司法公正。在聂树斌案复查过程中,河北高院主动请求最高法院对本案实行异地复查,最高法院根据河北高院申请和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决定指令山东高院进行异地复查。山东高院经复查后向最高法院建议,启动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最高法院、山东、河北等多级多地法院依法依程序办案,严格谨慎复查、再审案件,并最终给出了一个公正的判决。而中国异地复审的开创先河也充分体现人民法院恪守司法职责,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的担当。

首次由最高法院巡回法庭审理指令再审案件彰显司法改革决心。最高法院第二巡回法庭于2015年1月31日在辽宁沈阳挂牌,第二巡回法庭可以受理11类案件,其中包括院本部指定审理的案件。聂树斌案再审影响重大,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正是依据此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将本案交由第二巡回法庭审理。作为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实验田和排头兵,首次由最高法院巡回法庭审理指定再审案件充分体现了立审分离的改革探索和对第二巡回法庭改革探索的肯定,也彰显了最高法院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主动作为和积极担当。

首次由最高法院大法官担任指令再审案件审判长彰显直面历史遗留疑难复杂案件的勇气。2016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首次公布了合议庭成员,组成了五人合议庭,由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第二巡回法庭庭长胡云腾大法官担任审判长,与主审法官夏道虎、虞政平、管应时、罗智勇组成审判团队。经查,合议庭成员可谓“阵容强大”,学者型法官、纠正多起冤假错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等头衔及履历,让人有着极高的信任度和期待值。事实证明,这一强大审判团队确实不负众望,在法定审限内依法作出了公正判决,审结了这起各方关注、重大复杂的历史疑案,也彰显了最高法院面对历史遗留疑难复杂案件,勇于纠错的司法担当。

首次全过程信息公开阳光司法彰显“看得见的公正”。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再审此案期间,始终注意向社会公众动态发布案件再审期间的重要信息,如此全过程信息公开应当也属再审案件中的首例。自2016年6月以来,最高法院先后通过最高法院官微、第二巡回法庭微信公众号等发布了消息:2016年6月8日,最高法决定依法再审聂树斌案,并向聂树斌母亲送达再审决定书;2016年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审理;2016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约谈了聂树斌母亲及其案件代理律师李树亭,并首次公布了合议庭成员;2016年11月25日上午,第二巡回法庭听取了申诉人张焕枝及其代理律师李树亭意见等一系列信息。此举充分保障了关注关心此案的各界人士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也坚持了最高法院推进司法公开的原则,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聂树斌是不幸的,法院认为原判据以定案的证据没有形成完整锁链,没有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也没有达到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定罪要求。据悉,该案后续的国家赔偿、司法救助、追责等工作也将依法启动。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在应当深刻沉痛总结冤错案造成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健全冤错案件防范纠正机制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司法机关为此案纠正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严格落实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取得的成效,毕竟你我都是聂树斌再审改判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夜惠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