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朋友圈”距离再“缩短”

2016-11-30 18:2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消息,近日,关于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的规划得到了该部门的批复。到2020年,将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为主轴,基本实现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至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至1小时交通圈;2030年,基本形成以“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北京晚报》报道)

携手共建,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项重点。也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趋势驱动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带动周边经济共同发展的城市经济圈、区域经济圈逐渐形成,发展也越来越成熟。

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圈一样,旨在推动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也适时提出。去年年初,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好了顶层设计,明确了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方针。其实,无论是从地域上,还是历史渊源上,京津冀三地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可谓是“貌合神亦合”。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发达完善的交通体系,可谓是一个健康肌体内的经络和血脉。推进京津冀一体化,首先就要实现交通一体化。在这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也强调指出,要“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的要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网络,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运输市场格局。”随着铁路发展和建设力度的加大,近几年来,无论是被称为“第一条高铁线路”的京津城际,还是正在建设的京张高铁,以及京石、津保、津秦等高铁线路,京津冀地区发达的铁路网已经初步形成。而此次批准的铁路建设项目以及规划中的建设项目,使得京津冀地区实现了“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至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至1小时交通圈”,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完全互通,让京津冀联系越来越紧密,“朋友圈”的距离也越来越短。

不过,“交通一体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建设发达的交通网也正是为了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出行。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建设中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科学合理,实现铁路、公路、航空等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不仅要打通“断头路”、疏通“瓶颈路”,更要畅通和缩短“换乘路”,让我们的出行更方便、更快捷。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呼建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