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设厂生产:高铁“走出去”再跨一大步

2016-08-23 14:3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8月20日,位于印度哈里亚纳邦巴沃工业园区的中印合资中车先锋(印度)电气有限公司举行正式投产。从这一天起,中国高铁制造企业中国中车拥有了在印度乃至南亚地区的首个铁路工厂,“印度制造”和中国交通装备企业首次实现本土化合作。

说到高铁,起步刚十余年的中国高铁在世界高铁大家庭中只能算是一个新成员。不过,起步晚的中国高铁在发展的道路上也保持了“高铁速度”。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1.9万公里、世界第一的运营里程,完全自主的高铁技术,质量过硬的“中国品牌”,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样,中国高铁也是用十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几十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可以说,面对世界上快速发展的高铁技术,中国高铁已经迎头走上,甚至在某些领域和技术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回看中国高铁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高铁技术装备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是无数中国高铁人立足岗位、呕心沥血、攻克难关、拼搏进取的结果。是他们一步步缩小了与世界铁路之间的差距,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品牌”,撑起了中国高铁技术装备走向世界的脊梁。正如新加坡《联合早报》在报道中国标准动车组载客运行时所讲,“中国标准动车组是采用中国标准打造的,具有全面自主化、标准化的动车组列车。这种动车组的功能标准和配套轨道的施工标准都高于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具有鲜明而全面的中国特征。”

放眼当今世界,“关起门来过日子”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是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的多领域、多层次、全方面的合作。正如中国高铁在起步之初的技术引进、技术合作以及在发展过程的消化吸取、技术创新,直至完全掌握高铁核心技术,拥有高铁自主品牌,世界上许多意在发展高铁国家也在以中国高铁的发展为样板,走自己的高铁发展之路。而随着“一带一路”框架的实施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推介,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也已经全面实施,“中国高铁”不仅成为了中国外交舞台上的一张新“名片”,其“走出去”战略也乘着世界高铁发展的东风,从初期的“技术合作”发展到如今技术、装备、产品的全面输出,中国高铁的足迹已经遍布亚、欧、美、非等世界各地。

当然,对于志在全面走向国际高铁市场的中国高铁来说,此次在南亚设厂生产仅仅是其中的一步。而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高铁行业,中国高铁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各国开展交流合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继续保持自己在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上的领先水平,也唯有如此,才能拥有更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李泽杰(QU0016)  作者:呼建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