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担当让“铁军”形象在洪灾中屹立不倒

2016-07-12 15:1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6月下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遭受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尤其是湖北、杭州、南昌、重庆等南方城市受灾较为严重,而京九、京广、渝怀、川黔、成渝等重要铁路干线也频繁受到不同程度的水害影响。

洪灾当前,我们也许阻止不了灾害的肆虐,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让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最大限度的下降,也许我们改变不了灾害的危害程度,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方式,让灾害中的人得到最强有力的慰藉。

在这方面,铁路部门所做的一切足以证明了一个道理,敢于面对、勇于担当,是战胜洪灾的致胜关键。面对持续不断的洪灾,面对铁路干线屡被中断的状况,面对出行的群众被延误受阻的情况,铁路部门以其快、准、稳的行动,全面展现了“铁军”形象,并让其形象在洪灾中屹立不倒。

行动快,与洪灾比速度。处于受灾区域的成都铁路局重庆车务段从6月19日川黔线第一次水害开始,就迅速启动货装系统应急响应和抢险预案,并将岔滩站作为抢险机具和材料的装车点,调配一批足够40台大型机械装车使用的装载加固材料及装卸工具,并安排专人到岔滩站轮流值守,快速的完成了挖掘机、钻机、空压机、卷扬机等十几台设备及相关物资的装载加固、运送石碴等抢险任务,为一线的抗洪抢险提供了设备、物质保证。武汉局荆门桥工段接到长荆线钟祥至冷水镇区间发生路基边坡溜塌险情的信息后,迅速投入820余人,对溜塌区域进行清理、打桩,堆码草袋,全面检查线路几何尺寸、疏通排水设施等,争分夺秒,用比正常情况下抢通少近一半的时间,快速抢通恢复行车。

应对准,超前处置防范。准确掌握暴雨走向是防控洪灾的关键所在,武汉铁路局第一时间搜集掌握准确的气象信息,充分运用卫星云图、雷达图、沿线降雨量图,动态跟踪雨情,科学研判险情,及时发布预警,合理调配列车的运行。并下发《武汉铁路局局长令》,制定9大项安全措施,适时启动高级别降雨预警,确定2处Ⅰ级防汛地点和6处Ⅱ级防汛地点,大大增强防控洪灾的准确度。与此同时,工务、电务、供电各系统全员上阵,对Ⅰ级防洪地点昼夜看守,Ⅱ级防洪地点临时看守,Ⅲ级防洪地点及防洪薄弱地段加强巡查,并在受水害威胁的沿线提前备好抢险机具30余台、备用片石60余车,确保重点地段不失控,一般地段不漏检,第一时间发现险情,为精准防汛奠定了基础。

动作稳,防控因灾生变。洪灾面前,能否确保乘坐列车出行的旅客安全、能否确保乘客的情绪稳定、能否确保乘客不间断旅行等等,这些都是铁路部门始终考虑并为之努力的方面。在成都铁路局川黔线几次因连日暴雨导致铁路线路中断的情况下,綦江站职工昼夜奋战,组织休班职工参与旅客转运工作,仅6月29日,该站转运旅客1055人,调运大巴车辆27辆,加开3个窗口,退票改签1601张,虽然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但极大的减少了旅客的麻烦。武汉铁路局襄阳客运段担当的K253/252次列车受水害影响,在温家圳一停就是9个小时,面对旅客们的躁动,乘务人员沉稳的与车站联系,从3公里外的一家食品批发站订购餐料,十几名列车员冒暴雨、踩着泥泞的路,将6袋大米、5桶油、100公斤青菜、20箱矿泉水用肩挑背扛的方式运到列车上,让浮躁的旅客静了下来。

素有“铁军”之称的铁路,其自身形象就是在点滴的行为中去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尤其是在遇到像暴雨洪灾之类的危难时刻、紧急关头,站的出、敢于冲、迎难上,无疑是造就其“铁军”形象的基础,也是其在暴风雨中的形象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王祝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