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总公司21日披露,今年一季度,国家铁路旅客发送达6.55亿人次,同比增长13.5%;白货发送5801万吨,同比增长28.5%;集装箱发送2513万吨,同比增长25.8%,客运和白货运输实现大幅增长。(中新社北京4月21日电)
长期以来,铁路在服务人民出行和国家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去年重庆召开的部分地区铁路建设工作会议上所作批示,“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关键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但近一段时期以来,随着交通一体化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竞争力的加强,及铁路自身体制的制约、观念的滞后等因素的存在,铁路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在货运方面,受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煤炭、钢铁、矿石等运量大幅降低的情况下,铁路货运总量持续下降。2015年,全国铁路累计完成货运量33.6亿吨,同比下降11.9%。在客运方面,虽然经过在铁路运输能力上的深度挖潜及大力发展高铁,“一票难求”的难题有所缓解,但“缓解”不等于“破解”。而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旅客在出行质量上也对铁路客运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从这些因素来看,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的铁路部门,在如何向前发展上的确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可以说,这艘破浪的航船遇到了前行途中的“顶头风”。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面对发展中的压力和挑战,铁路在推进自身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寻求发展的突破口,“补短板、疏瓶颈”。
“货流降低客流补”,分析近期铁路部门在客运方面实施的新举措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购票环节的便捷还是乘车环境的改善,无论是运行图的调整还是根据旅客需求适时加开的旅游专列、赏花专列、务工专列等特色列车,都为其争取客流增添了竞争力。今年一季度13.5%的增长率也恰恰可以看出这些举措已经见到了成效。而铁路部门今年推出的“客运服务质量年”和即将进行的铁路运行图调整,也必将为他们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又一个砝码。
“黑货降低白货补”。经过近三年的铁路货运组织改革,铁路货运无论在经营理念、服务态度还是手续办理、货运价格上,较之以往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改革,也为铁路向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基础。快运列车、集装箱班列等品牌的推出,为铁路在传统“黑货”运量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开辟了一条向“白货”要效益的新路。而近日铁路部门与海尔集团的联手,更是为其迈向“世界一流的物流行业”的目标增加了动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处于改革攻坚期且已经初步探索出疏解瓶颈突破口的铁路部门,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士气,把改革进行到底、把“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践行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