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海淀区增光路附近的首师大二附中,一度遭遇家长的“冷落”。2014年,首师大二附中的处境悄然发生深刻改变,当年该校高中录取线提高28分。2015年中高考结束后,又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在中考生源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相比2013年,该校中考平均分三年间提高了51.1分。该校2015年中考平均分比2014年,在海淀区提升了7个位次。
这所学校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成绩出现了这么大的进步呢?2014年3月,首师大二附中由百年老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首师大附中校长、数学特级教师沈杰担任首师大二附中校长。这一事件成为这所学校命运变化的转折点。
看到这样的成绩,除了首师大二附中学生和家长感到幸运之外,其他学校的学生也会很羡慕。要是普通学校和名校对接之后,在短时间内就能够看到变化,取得成果,家长也就不必老想着择校了。为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集群化办学、学区内的学校之间有机组合等。这些措施在缩小名校和“弱校”之间的差距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首师大二附中,是名校承办分校的成功范例。两家学校的合作再次印证,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普通学校只要教学改进了,成绩是可以期待的。还要指出的是,在名校承办后,普通学校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普通学校在教学上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换言之,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集群化办学、学区内的学校之间有机组合等,只要发挥得当,对“弱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首师大二附中为例,承办之初,首师大附中承诺两校坚持“资源共享、集中优势、保留特色、科学整合、协同创新、优质发展”六条基本原则,在办学理念,培养方式、管理模式、科研培训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两校之间保持统一管理、统一招生、统一课程、统一培养、统一教研、统一培训。向名校看齐,普通学校得以实现华丽转身。
作为一名家长,笔者最期待的是,名校和“弱校”结对子,都能出这样的成果。为此,建议在考核中,把双方合作取得的成绩作为重要的标准来要求,让名校和“弱校”真心实意合作,让学生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