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期如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不仅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今,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如果忽视对生态的保护,没有改善好同生态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如今,生态文明已经上升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驾齐驱的高度。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不少,希望自己能够健康长寿。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成了人们的共同呼声。雾霾的出现,是几十年工业生产粗放发展的结果,是不注重环境保护的结果。少数企业工业废气未经处理就将其排放,这样就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伤害。生态环境变差了,就会形成如沙尘暴、雾霾等恶劣的天气。雾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特别多的不方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出门都需要带口罩。今年以来华北地区的重度雾霾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环境保护、美丽中国不能只是放在口头上,而应该让其落地生根,人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低碳、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频繁的重污染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也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加快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
习近平同志曾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们提出的环境保护问题时,用十分精彩和精辟的语言说道:“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