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社会广角“班超”,不仅仅是一项赛事

2025-11-28 07:21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社会广角“班超”,不仅仅是一项赛事

不问天赋与技术,每个学生都能站上赛场,投出那一球,踢出那一脚……近段时间,北京市中小学阳光体育班级赛正在校园里火热进行。这些“班超”,既是欢乐的聚会,也是成长的试炼。

从中考体育改革到“课间一刻钟”,从“北京体育八条”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二十条”……近些年,一系列政策接力,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筑牢制度根基。在此背景下,“班超”应运而生。从篮球、排球、丢沙包,到游泳、投壶、踢毽子……今年上半年,北京99.7%的中小学开展了班级赛,累计举办19.4万场。从起初因投不进球出现“接球恐慌”,到在新赛季成为首发队员,从失误后的泪水,到胜利时的拥抱,通过一场场锻炼,很多孩子不仅提高了身体素质,也在团队协作中懂得责任、收获成长。

“班超”不仅是一项赛事,更代表教育理念的革新。过去一段时间,“小胖墩”“小眼镜”“小豆芽”“小焦虑”等问题凸显,看似调侃的称呼背后,是家长、孩子们实实在在的困扰,需要拿出更多办法破题。“班超”的核心在于“班”,这种集体性给了学生们一起拼、一起笑、一起闹的空间。一支支班级队伍,“战服”未必统一、战术略显生涩,但当大家一起放肆奔跑、拼尽全力,个体生命力就足以在集体土壤中蓬勃生长。

校园体育热潮,也成为优化各方面工作的宝贵契机,“班超”就激发了乘数效应。比如,学生运动量增加让食欲更好,进而推动校园餐食持续提质增量;再如,医教融合进一步落地,校园医务室工作也得到夯实……当然,让运动持续燃动青春,不仅需要学校在课程安排、师资配备、场地利用等方面科学规划,也呼唤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当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赛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相信每一次欢呼与鼓励,都能让他们更有自信、更具底气。

教育是场考验耐心的长跑。从“出一身汗”开始,学会与身体对话、与自己对话,孩子们将受益一生。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邱凌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