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办张电话卡,就别要“无犯罪证明”了

2025-11-05 00:27 新京报

来源标题:办张电话卡,就别要“无犯罪证明”了

在没有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撑的背景下,营业厅层层加码背离了公共服务改革的初衷。

“想在南昌办张电话卡,营业厅说要无犯罪记录证明,这合理吗?”近日,有消费者反映称,在线下办理电话卡时,被电信营业厅要求提供额外证明材料。

据澎湃新闻报道,记者实测移动、联通和电信在多个城市的线下营业厅发现,他们的审核标准差异显著——有些城市的营业厅仅要求本人带身份证即可办卡,有些则要求提供“无犯罪证明”“工作证明”或“银行流水”中的一项,更有甚者,要求预存500至1000元话费、审核本人房产证或营业执照。

对此,11月4日,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公开发布通报称,已责成相关企业全面开展排查整改,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面对质疑,不少营业厅给出的解释如出一辙:“为了反诈”。诚然,相关方面积极开展“反诈”工作当然重要,也是必要的,但这样的“加码”举措能否起到“反诈”作用尚未可知,却实实在在地为普通人设置了不必要的门槛。而如此为难和歧视人的做法,无疑逾越了“反诈”的边界。

用一些网友的话说,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办电话卡的环节上搞这种“无厘头”的证明?照此下去,那些失业人员和刑满释放回归社会的人员,难道连一张电话卡都不能拥有吗?毕竟,失业人员无法开具“工作证明”,而刑满释放人员则无法开具“无犯罪证明”。

虽说办卡人拥有其中一项证明即可,但这还是超出了公众对这类公共服务所需要材料的可接受范围。

这样的做法也与国务院相关要求不符。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在《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 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中要求,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烦琐的手续;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

而据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无犯罪记录证明”办理仅适用“升学、服现役、就业”等法定情形,办理电话卡并不在此列。就此去看,电信营业厅要求用户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显然没有相应的依据,遑论要求审核本人房产证或营业执照了。

近年来,各地在大力推进办事流程简化优化等层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此事的出现表明,一些地方在推进简化优化公共服务办事流程改革中,还存在不少堵点和难点问题。在没有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撑的背景下,这些加码要求也背离了公共服务改革的初衷。这需要引起相关方面的警惕。

要重申的是,数字时代,公众拥有电话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果办理电话卡还需要提供“无犯罪证明”“工作证明”或“银行流水”等证明,不仅是“看起来离谱”,其背后也暴露了相关方面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僵化思维。于公共服务提供者而言,这种思维还是及早摒弃为好。

说到底,没有人否认“反诈”工作的重要性,但开展相关工作要恪守边界,不能将其异化为“反便利”。

目前,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已责成相关企业全面开展排查,这是对随意加码的行为纠偏的必要之举,但更关键的是,要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如此,才能让数字时代的通信服务更加贴心、更加人性化。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