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12306的小调整藏着服务民生的大心思

2025-10-27 05:23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12306的小调整藏着服务民生的大心思

10月25日起,铁路12306推出多项购票新举措:新增团体票电话受理服务,单笔购票上限从9张提至19张,单个账户可添加乘车人由15人增至30人。看似几组数字的变动,实则是铁路服务向精准化、人性化迈出的扎实一步。

曾几何时,团体出行是不少人的头疼事。学校组织研学、企业安排团建、剧团跨城演出,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购票得反复切换页面、逐个添加乘车人,稍不留神就超过9张的单笔限制,不得不分成多单支付;现场排队更麻烦,尤其异地参团的群体,得派专人提前几天守在车站窗口,时间成本、沟通成本都高得让人挠头。这些被忽视的“小麻烦”,本质上是个体需求与公共规则的摩擦:当旅游经济兴起、研学市场扩容、文化消费升温,传统购票规则却像一条未及时拓宽的河道,让涌动的出行需求屡屡碰壁。

此次12306的调整,正是把“用户的麻烦”变成了“改进的课题”。电话受理服务补上了线上操作的盲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异地办公的组织者,一个电话就能对接专席;19张的单笔上限和30人的乘车人容量,精准覆盖了主流团体的规模:研学团常以班级为单位(约40人,可分两单操作),旅游团多为10-20人散客拼团,演出团队常控制在30人内。这些数字不是拍脑袋的产物,而是对真实出行场景的描摹——当规则开始俯身倾听,技术便有了温度。

更值得品味的是,这些调整没有走向一刀切的宽松,而是保持着适度的克制。比如,电话受理限定“开车前3天及以上”“20人及以上”,既避免占用车票资源,又确保团体需求有计划性;线上购票仍保留19张上限,防止个人账号被滥用为抢票工具。这种“松而不纵”的平衡,恰恰体现了公共服务的智慧:优化不是无原则迎合,而是在效率与公平、便利与秩序间找到最优解。

12306的“小调整”折射出社会治理的大趋势。过去,公共服务常以管理方便为导向,规则设计重统一轻差异;如今,用户思维逐渐成为共识——规则制定者开始蹲下来解决群众的难处,技术团队学会用数据解码生活的细节。就像地铁里增设的无障碍电梯、政务服务网的跨省通办、景区门票的分时预约,这些改变或许不宏大,却能让每个具体的人感受到被重视。

出行是人们最朴素的需求,也是社会文明的刻度尺。当12306的购票页面多了一项电话服务,当单笔购票上限多了10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一个社会对“人”的重视在生长。好的公共服务,从不是站在高处发号施令,而是弯下腰来,把群众的不方便变成自己的必答题。这些细微处的改进,终将汇集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温暖力量——毕竟,所有的规则优化,最终都是为了让每个想出发的人,都能体面地抵达。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王志高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