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别让废墟探险游走在危险边缘

2025-10-23 02:34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别让废墟探险游走在危险边缘

近日,有人跟随“城市探险小分队”参与上海一废弃工厂探险,不仅摔进烂泥里还收获满身擦痕。一股名为“探废”的潮流正在社交平台上悄然兴起,吸引大量年轻人涌入废弃工厂、停诊医院、烂尾楼盘等危险场所。

一些城市里的废墟充满时代沧桑感,这让废墟探险成为探险爱好者的“新宠”。“探废”活动的组织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文章大多有着充满电影感和猎奇色彩的标题,配上很废土风的场景照片,他们不仅探险,还拍摄写真甚至举办小型演奏会,并冠以“废墟美学”“梦核”等浪漫标签,点赞收藏量都很可观。不仅如此,废墟探险直播还能够满足一些网友的猎奇心理,给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刺激感。为了吸引流量,一些探险主播刻意营造恐怖氛围,把视频的标题和内容与灵异事件关联在一起。然而,这些被时代遗忘的角落,在看似浪漫的滤镜下,藏着翻墙摔伤、高坠事故等真实危险。废弃的医院、厂房等场地并不安全,更不适合探险。此外,一些户外爱好者在探险之余对无人看管的房屋大搞破坏,还有的擅闯有人居住的房屋,结果受到拘留并罚款的处罚。

废墟探险具有危险性,为了自身安全,户外爱好者不能以身犯险。同时,废墟探险直播也容易带来模仿效应。一方面,一些废墟探险直播刻意放大甚至制造灵异情节,很可能对受众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不少废墟探险主播没有在视频显著位置进行安全提醒,甚至还有一些主播会在探险笔记中写明废墟具体位置,诱导他人前往。

废墟探险视频隐蔽传播违法不良信息,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要求,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含有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的不良信息。对此,平台要对废墟探险直播进行必要规范,对主播行为、视频内容进行引导。

别让废墟探险处于监管“无人区”。对于一些“探废迷”热衷的“打卡点”,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及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还要因地制宜加强对废弃场所的改造利用,让这些废弃的商场、厂房等,得到二次改造利用。如此才能“化不利为有利”,变废为宝,兴利除弊,为废墟探险划定安全边界。

废墟探险不能无视风险,不能游走在危险边缘,践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废墟不是可以随意闯入的“法外之地”,废墟探险也不能“说走就走”,探险直播更不能“想怎么播就怎么播”。只有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疏堵结合,才能遏制城市废墟探险乱象,守护好清朗的网络空间。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戴先任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