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稻田开镰仪式,表演哪门子瑜伽?

2025-10-21 00:16 新京报

来源标题:稻田开镰仪式,表演哪门子瑜伽?

据报道,10月18日,宁波市象山县涂茨镇汤岙村举办“2025花漾汤岙·音乐稻香季暨第七届象山开镰仪式”。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现场活动之一是演示人员在稻田中的舞台表演瑜伽,且舞台周边有挂穗稻谷,有网友质疑是否存在踩踏稻谷、浪费粮食的情况。

10月19日,涂茨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开镰仪式是当地一项农旅结合的活动,在稻谷收获时节举办。活动表演需要占用的区域及前往该区域的通道处,稻谷均已提前收割,仪式结束后整片稻田也都会收割,不存在浪费粮食的情况。

即便如此,在稻田中表演瑜伽,对于活动本身而言,难免有形式主义之嫌。而在部分公众观感层面,此举似乎也不怎么高雅。

在日常生活中,瑜伽与稻田本就没有直接关联。无论是在场景匹配,还是在功能应用层面,二者都分属截然不同的内容,若强行将二者“混搭”在一起,反而会带来一种割裂感。因此,在农旅结合活动中设置类似环节,未免过于牵强,不仅与农耕主题差了“十万八千里”,更谈不上“亲近自然”。

在举办类似的公共活动时,可以开“脑洞”,但得有基本的逻辑。此事中,当瑜伽表演的场景出现在稻田中,无疑背离了这样的准则。两件“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之中,这样的“脑洞”开得确实大,但毫无意义。

事实上,地方之所以举办农旅结合的活动,一方面无非是为了推介本地特色文旅资源。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举办此类活动也可以让更多公众感受粮食何以来之不易。但瑜伽与稻田之间所展现的价值,可谓毫无关联。如若此番活动中的瑜伽表演环节换成割稻体验等内容,自然就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从公众当前的反馈来看,当开镰仪式中出现瑜伽表演这样的“抽象”场景,显然不被公众接受。因此,涉事方面不妨及时吸纳公众意见,避免类似“雷人”环节的再次出现。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苏士仪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