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北京市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论坛上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青创十条”),在青年住房保障、创业空间、政务服务等方面推出一批举措,加强青年人才安居乐业保障力度。
青年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北京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量身定制政策大礼包,十条举措干货满满、诚意十足,彰显了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生态的信心和决心,标志着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体系进入全面深化新阶段。
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离不开政策环境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北京多措并举、多维发力,不断优化青创生态。出台“青创十条”,润泽创新创业沃土,既是为青年人才精心创造奋斗环境的力举,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推动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据北京市人才工作局此前调研显示,62.1%的青年人才认为创业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支持。“青创十条”明确,鼓励各区设立青年人才发展基金,总规模300亿元左右,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发展“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等金融产品。此举致力播撒资金及时雨,为青年人才排忧解难,有助于激发更多人投身创业的热情。
“青创十条”还提出,将通过盘活闲置空间资源的办法,打造创业空间,免费或低价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提供300万平方米办公空间。此举致力为创业者减负增能,带来的是实打实的实惠。
不仅有真金白银的资金投入,“青创十条”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服务措施,提供全面贴心支持。如计划为青年人才初创企业配备3000名专属服务管家,采取“一对一”“直通车”方式提供服务,让青年人才享受更多便利、感受被尊重和关怀的温度。
培养青年人才就是奠基未来,用好青年人才就是创造未来。“青创十条”提出,支持一批青年骨干,市级各类人才计划对青年人才予以倾斜,占比不低于70%。优秀青年人才经举荐,可参加北京市“高层次、急需紧缺、特殊特艺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传递出以更大力度助力年轻人才成长的鲜明信号。不断畅通青年人才成长通道、拓宽发展空间,必将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创业创新的动力与活力。
安居才能安心,安心方能乐业。“青创十条”提出将“筹集3万套左右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青年人才公寓,定向给予租金减免或补贴”等措施。从安居入手,帮助青年人才解决好工作生活中的小事,让他们在京创业更安心。
好政策关键在落实,这需要各地各部门付出不懈努力。一要多作换位思考。树牢“店小二”意识,善于站在青年人才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让服务保障举措更具前瞻性和实效性。二要多干“雪中送炭”之事。用好专属服务管家等机制,紧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中的痛点,用心用情帮助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三要多做创造性工作。强化创新思维,积极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服务模式,精准对接青年人才需求,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人才因城市而聚,城市因人才而兴。北京市各地各部门积极担当作为,以实施“青创十条”为契机,不断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汇聚企业、高校、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持续营造关心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定能将好政策变成真效果,让青年人才大显身手,与城市相互成就,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