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增加女性厕位,也是公共服务精细化

2025-10-15 11:15 北京日报客户端

来源标题:锐评 | 增加女性厕位,也是公共服务精细化

每逢出游高峰,女厕门口排长队的情形就会在诸多景区上演。在甘肃省敦煌市的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当地通过调整、新增厕位等措施使男女厕位比例达到1:2,缓解了高峰时段女性的“如厕焦虑”,赢得游客赞誉。

世界厕所组织统计显示,女性上厕所平均时间为89秒,男性为39秒,女性所花时间是男性的2.3倍。按照传统思路,等比例建设男女厕位,其实就会产生供需矛盾,特别到了人多拥挤的时刻,这一矛盾就格外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说,优化女厕位比例,也是补齐服务短板的必要之举。

在法律层面上,优化相关设施比例的探索从未停止。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就对该问题提出建议。2022年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应当考虑妇女的特殊需求,配备满足妇女需要的公共厕所和母婴室等公共设施”。

立法善意之下,许多城市立足实际,相继出台具体文件,推动性别关怀落到实处。今年8月,甘肃更率先在全国以省级地方性法规形式,强制优化男女厕所比例。包括敦煌在内的许多热门景区,也纷纷拿出具体行动。比如,武汉东湖风景区增加女厕位置,并配备无障碍设施;深圳部分商圈已开始试点“潮汐公厕”,缓解高峰时期“如厕焦虑”,等等。

公共政策的落脚点,终究是“人民本位”。优化女性厕位比例,意义也不止于数量的增加,而是公共服务精细化的转型。与时俱进、观照细节,体现着城市治理的温度,关乎每位市民的幸福感。

当然,优化女性厕位,具体执行中确实面临不少现实困难。大量现存设施受限于建筑结构、管道布局、空间不足等问题,很难一步调整到位。如何解决这些痛点,考验城市治理智慧,也呼唤久久为功的耐心。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作者:雨馨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