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AI生成伪证要求商家退款”薅的是社会诚信的羊毛

2025-10-13 14:05 新华网

来源标题:“AI生成伪证要求商家退款”薅的是社会诚信的羊毛

利用AI工具生成虚假的商品瑕疵图片要求“仅退款”。最近不少电商平台商家反映,有消费者利用AI生成以假乱真的商品破损图要求商家退款,平台一旦依据“伪证”完成退款,商家申诉无门……类似事件引发人们对利用AI造假破坏市场环境、冲击社会诚信体系的担忧。

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商家,通过AI技术获取不当利益,本质是一种短视的信用透支。消费者骗得一笔退款,却可能在平台留下失信记录;商家骗来一笔订单,却永远失去了品牌的信誉口碑。

AI商业造假的危害远不止于个案的经济损失。它催生出一条猜疑链:商家无法分辨诚实消费者,不得不增加防伪成本,如录制商品封装过程等;消费者难以甄别商家宣传的真伪,购物决策变得犹豫;平台则陷入对交易双方行为的审核困境。最终,所有增加的成本和丧失的信任,终将由全社会共同承担。

面对这场因技术被错用而带来的“猫鼠游戏”,仅凭单一主体的“防御”往往力不从心。平台的审核规则常被AI造假利用;监管部门信赖的图片、视频等,其真实性也在AI技术盛行的当下变得难以鉴别。

这说明,我们原有的监管模式和手段在AI时代显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有必要转向注重技术赋能、全链条治理和多方协同的新范式,通过“以技治技”提升对AI造假的识别能力,完善法律法规为监管提供依据,并推动形成社会共治格局,有效应对AI造假对营商环境的冲击。

每一位市场参与者都应恪守诚信底线,对敏感信息保持怀疑态度,多渠道核实。公众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提升,也是抵御AI造假的广泛防线。

AI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但技术的应用常被赋予价值导向。利用AI“薅羊毛”,看似给自己薅来了利益,实则薅的是社会诚信体系的根基。唯有通过技术、规则、监管与公众意识的合力,才能构建起与AI时代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守护好营商环境乃至整个社会赖以生存的信任根基。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作者:程思琪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