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青春激荡山河,奋斗火炬照亮复兴之路

2025-10-07 14:40 荔枝新闻

“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负邦人期。”今年是河海大学建校110周年,这所与“水”共生共荣的高等学府,不仅承载着中国水利教育的百年薪火,更见证着一代又一代水利人 “治水兴邦” 的初心使命。眼下,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正在江苏大地火热开展,这对充分挖掘水利事业深厚内涵,从水文化中汲取智慧与精神力量,激励广大青年躬身笃行、实干奋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大哉河海百十载,兴水育才创一流。深耕节水灌溉技术,在全国超1/10的水稻种植区推广应用,增产节支总额超百亿元;研发微波降雨监测技术,为大江大河装上“千里眼”“顺风耳”;攻克泵站运行技术瓶颈,助力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现“水往高处流”……回望百余年奋斗历程,一代又一代河海大学师生将所学所想化为守护江河安澜的实际行动,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在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智慧水利等领域,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他们牢记“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深入水利工程现场开展科普、走进社区宣讲节水知识、奔赴多地参与水资源调研,不仅把论文写在了学术期刊上,更写进了千家万户的用水安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让青春奋斗在万里山河大放光彩。

长江奔腾、淮河蜿蜒、太湖浩渺、黄海壮阔,江苏作为中国唯一同时坐拥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治水兴邦”是精神根脉。从“微笑天使”江豚频频现身、“太湖之光”碧波重焕,到千年赤山湖“智慧滋养”、现代“智慧水网”精密调控……今天的江苏大地,千年水道焕发新生,“依水而生、缘水而兴、因水而美” 的画卷更加动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拥有无比深厚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看,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的开展,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一篇又一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新闻脱颖而出,将更好激励和鼓舞广大江苏青年以大地作纸、以奋斗作笔,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治水则关系国泰民安、岁稔年丰。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多发,是世界上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与此同时,母亲河复苏,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断流27年的西辽河、断流26年的永定河等一批河流全线贯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达98.6%。这一系列伟大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水利人的辛勤付出、默默奉献,他们就像从母港驶出的万千舟舸,用实际行动续写着光荣与梦想,让奋斗火炬不断照亮复兴之路。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不仅是一句响亮号召,更是一份时代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青年从一代又一代河海大学师生百余年奋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挺膺担当、不懈奋斗,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不断谱写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苏晓萱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