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是鲜明主题。而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既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的 “强引擎”。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唯有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核心支撑。从“两弹一星”的惊天壮举,到“嫦娥”探月、“蛟龙”深潜的辉煌成就,再到高铁飞驰、5G普及、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的亮眼表现,我国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些成果不仅极大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更让我们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掌握了更多主动权。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和遏制,企图阻碍我国科技发展的步伐。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这就需要我们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让科技创新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顶梁柱”。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日益紧密,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催生了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制造业领域,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让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精准化,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农业领域,智慧农业技术的推广让农业生产摆脱了“看天吃饭”的局限,实现了精准种植、高效管理,推动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服务业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让服务更加个性化、便捷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力量,只有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推动我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科技创新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生态和人才支撑。创新生态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只有营造开放、包容、协同的创新环境,才能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创新合力。同时,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科技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丰台区大红门街道 陈照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