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方面立足于破解“走得畅”难题,提前研判假期交通形势,精心制定交通保障方案,围绕客运场站、商圈景区、高速公路、进出京通道等交通热点全面加强交通维护疏导,并通过多项服务举措服务市民出行、保障交通安全有序;一方面聚焦化解“停得下”矛盾,最大限度协调开辟大型活动周边临时停车区域,增派警力在开场前、散场后客流车流高峰时段加强维护疏导,同时还将视活动需要和通行情况,适时对场馆周边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相逢,北京将迎来大量海内外游客,假日期间多项大型活动密集举办,进一步汇聚客流,市民出行意愿显著增强,预计将形成年度出行高峰。假期时间长、活动多、人流大,对首都安全和服务保障又是一次考验。
据预测,今年超级黄金周期间,铁路、民航进出京总人次将达1381.12万,日均172.64万,较2024年上升6.79%。北京地区七大火车站预计到发旅客1083.29万人次,日均135.41万人次,同比上升7.07%。客流高峰日有望创历年国庆假期单日客流新高。王府井、西单、五棵松、蓝色港湾等热门商圈将迎来较大客流,八达岭、颐和园、故宫等热门景区游客接待量也将超过往年。同时,国家体育场、国家网球中心、五棵松华熙LIVE、首钢园等地将举办多场文艺体育活动,预计旅游客流也会显著增加。
假期时间长、活动多、人流大,对首都安全和服务保障又是一次考验。只有以首善标准强化安全意识,周密细致抓好相关要求、制度落实,才能筑牢安全稳定防线;只有从严从细加强大型活动现场、热门景区商圈等安全管理,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遏制火灾和重特大事故发生。
北京作为首都,每一个黄金周都会迎来人流如织、客流井喷。而随着以北京中轴线为代表的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馆游、工业旅游热度近期持续攀升,北京再次证明了无可撼动的旅游“顶流”地位,成为各大旅游平台最热门的目的地之一。今年国庆中秋重叠共8天假期,其间,受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公众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影响,跨省短途游、郊区赏秋游等出行明显增多,辅之以今年受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余温影响北京游热度进一步提高,进出京客流量大幅增长,带来的高速公路、客运场站周边通行压力增加,演唱会、音乐节、中网赛事等活动密集带来的服务保障压力增大,也是可以预料的。
为此,北京一方面立足于破解“走得畅”难题,提前研判假期交通形势,精心制定交通保障方案,围绕客运场站、商圈景区、高速公路、进出京通道等交通热点全面加强交通维护疏导,并通过多项服务举措服务市民出行、保障交通安全有序;一方面聚焦化解“停得下”矛盾,最大限度协调开辟大型活动周边临时停车区域,增派警力在开场前、散场后客流车流高峰时段加强维护疏导,同时还将视活动需要和通行情况,适时对场馆周边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牵住假日出行这个“牛鼻子”,让无论是外地还是本地人在超级黄金周期间出行不堵心,凸显出北京服务的破题精准度。
无论是热门景区、博物馆、科技馆等在节前对自身日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最大承载量再次进行科学研判,在确保安全和游客体验的前提下,人性化调整了放票时间,适当延长开放时间,还是推出10条“跟着赛事游北京”主题旅游线路,打造“赛事+旅游”消费新场景,让市民游客在观赛之余深度体验北京的城市魅力,无不彰显出北京服务的解题精密度。
超级黄金周不啻为对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一种压力测试。从加力山区景区地灾点等巡查维护和隐患排查,保证群众安全,到加强水电气热运等城市生命线巡查检查,保障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从发挥“票根经济”溢出效应,打造更多有吸引力的消费场景,到强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提升群众体验感、便利度;从做好应急值守,遇有突发情况能够第一时间报告、迅速应对处置,到用好接诉即办机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都无不检验着我们这座超大城市的每一个环节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超级黄金周即将开启。相信开放、自信、文明、安全的北京,一定能以首善标准在这场安全与服务保障大考中取得好成绩,确保市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中秋国庆假期,确保首都社会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