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在文化与科技相融共生中激发创新活力

2025-09-23 02:23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在文化与科技相融共生中激发创新活力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文化发展赋能,可以从更广维度打破时空界限,让文化场馆“动起来”、非遗“热起来”、文物“活起来”。数字出版、数字演艺等新型传播方式的不断涌现,给观众带来更为便捷、时尚、全方位的视听体验。而动漫游戏、网络音乐、数字文创等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进一步拓展了文化产品的形态与业态,为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

2025北京文化论坛今日开幕,约800名中外嘉宾将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围绕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正在全面打通文化创作、消费、传播等各环节的形势下,本届论坛无疑是一次汇集众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最佳契机。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而科学技术作为关键驱动力,能够有效挖掘和整合优质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集展示价值、体验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时代价值于一体的高质量文化产品。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学技术不仅能以其开放性、共享性、智能性的技术优势紧密连接大量资源、企业、产品、人才,形成规模化产能集聚池,实现对传统文化行业的全面赋能与重构,还能让雅韵精深的优质文化产品更加便捷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最大程度拓宽人们的文化消费途径。

同时,我们也看到,文化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与深厚智慧为科技创新提供无限灵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培育的思维能力、引领的审美情趣与塑造的消费方式,更深刻影响着科技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走好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之路,就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让两者由“相加”到“相融”。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文化发展赋能,可以从更广维度打破时空界限,让文化场馆“动起来”、非遗“热起来”、文物“活起来”。数字出版、数字演艺等新型传播方式的不断涌现,给观众带来更为便捷、时尚、全方位的视听体验。而动漫游戏、网络音乐、数字文创等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进一步拓展了文化产品的形态与业态,为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

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近年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高度集聚,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态势强劲。今年北京文化论坛的主题确定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就是要凝聚各方智慧,让文化和科技在深度融合中互相成就,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北京的文化、科技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

“文化+科技”加速提升文化原创力,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北京的潜力不容小觑。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2400家,大模型产品备案数为105款,均居全国首位。这些科技资源为新型文化业态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北京去年新增5家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已有基地共计16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在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北京有基础、有条件、更有责任在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方面做出表率。

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城市赋能。北京的文化新质生产力正展现出科技驱动产业革新、集群生态加速形成的繁荣景象。这种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08.8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72.1%。北京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催生了多样化的应用和丰富的场景,更提升了生产效率,优化了产业结构。

在本届文化论坛的六场平行论坛上,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视听产业融合破圈、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等主题都赫然在列,中外重磅嘉宾的头脑风暴无不值得期待。新时代新征程上,以建成文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为动力,将文化和科技融合引向深入,北京必将描绘出新时代更加美好的文化新图景。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