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加快破解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主要矛盾

2025-09-18 02:09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加快破解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主要矛盾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仍有待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不高、优质服务供给不足、消费环境不优等问题仍然客观存在,给扩大服务消费带来了制约。以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为突破口,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更趋多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有利于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实实在在地改善民生福祉。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持续完善支持政策,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可谓是牵住了服务消费发展的“牛鼻子”。

商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健全统计监测制度五方面提出19条举措,旨在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促进民生改善和消费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涵盖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居住服务、健康服务等领域。扩大服务消费,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把“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此番扩大服务消费“19条”则将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作为重要目标,切中了制约服务消费潜力释放的“命脉”。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5万美元左右时,消费结构将加快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加快破解制约服务消费发展的主要矛盾,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打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消费的重要引擎。

我国商品消费发展比较充分,占GDP的比重与国际水平基本相当,但服务消费相对不足。而影响扩大服务消费的短板主要是供给。只有围绕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居住服务、健康服务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加码支持政策和专项举措,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增强供给侧对中高端需求的适配性,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作用,才能让服务消费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也只有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绿色低碳、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消费领域加快应用,不断打造新业态新场景,促进跨界融合、多业态聚合、多场景交融,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发展的内生动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着力解决影响服务消费的难点堵点问题,必须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在抓好公共服务“保基本”前提下,通过“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的办法,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着力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此次扩大服务消费“19条”中,涉及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的就有10条。从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到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到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而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可持续支持服务消费,将为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注入真金白银的动力。

20世纪中叶以来,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长期保持在60%以上,美、日、德等国都在70%左右。过去1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平均为54.6%。当前,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仍有待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不高、优质服务供给不足、消费环境不优等问题仍然客观存在,给扩大服务消费带来了制约。以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为突破口,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更趋多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有利于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实实在在地改善民生福祉。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持续完善支持政策,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可谓是牵住了服务消费发展的“牛鼻子”。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