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航司大比例“锁座”为何变本加厉

2025-09-17 01:25 新京报

来源标题:航司大比例“锁座”为何变本加厉

相关部门应及时介入调查,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民航市场秩序和行业形象。

本来已划分好座舱等级并按等级售了票,却还要在旅客值机选座时加一道“锁”,让旅客付费或花费积分开“锁”……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年来,一些航空公司饱受诟病的“付费选座”业务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争议声中愈演愈烈,俨然成了“行业惯例”。

眼下,很多人正在预订国庆长假机票,据央视网援引航旅纵横大数据,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航线日均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5%。按理各大航司应该呵护旅客出行热情,然而,部分航司仍在玩“锁座”把戏,而且有愈“锁”愈“烈”之势。

此次报道中,以某国内航司一趟由大阪关西至北京首都的航班为例,共约300个座位,开放的可选座位为116个,仅占总数的40%,这116个座位中免费的座位仅14个,其余的要支付35元、70元或140元不等费用(或等值积分)才可选用。这系双重“锁座”,先“锁”住多数座位不让选,再“锁”住102个座位让付费。

本来线上值机是为了方便旅客,节省航空公司人工成本,但现在航空公司卖完票还要卖座,把方便做成了生意。

从法律角度看,航司大比例“锁座”侵犯了旅客知情权、选择权。业内人士一针见血指出,航司基于付费选座业务的“锁座”行为,表面上是“细分服务层级”,实质是把旅客的自主选择权拿去卖钱逐利。

自2015年至今,舆论对航司这种“锁座”现象多次“炮轰”,然而,航司“锁座”现象并未收敛。相关航司重视逐利而轻视舆论监督,从表面上看,尴尬的是舆论,无助的是旅客,但实际上,暴露出航司的任性。

这种任性表明相关航司逐利不择手段,既无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无视相关法律法规。正如律师所言,“这种‘大规模付费选座’行为一出生就是涉嫌违法的”。具体涉嫌违反三项法律规定,即违反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价格法。

对此,受影响的旅客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维权,当勇于维权的消费者多起来,就能形成一股无形的倒逼力量。同时,消协组织可依据法律授权,以航司大比例“锁座”侵犯不特定消费者权益为由对相关航司提起公益诉讼。

面对航司大比例“锁座”涉嫌违规,相关部门应及时介入调查,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民航市场秩序和行业形象。当前,面对高铁等竞争,国内民航业唯有改善服务规范运营,才能提升竞争力,而不是通过大比例“锁座”行为“薅”消费者“羊毛”。

有网友称,“原以为买了机票就能选座位,结果线上值机全是后排中间座,一家三口想坐一起都得碰运气。”这一声音很有代表性,反映出航司“锁座”不只侵权,还隔绝亲情、缺乏人性。对这种行为,的确应该管管了。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冯海宁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