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战争部”的名副其实与力不从心

2025-09-12 06:40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战争部”的名副其实与力不从心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政令,允许美国国防部在官方场合使用“战争部”这一次级称谓。特朗普同时要求白宫团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推动这一更名的永久化,其中包括立即向国会提交正式的立法建议。命令下达后,五角大楼官方X账号迅速完成更名,其官方网站域名也启动调整。

美国“战争部”源起于独立战争时期的军政动员,随后在联邦政府架构中制度化、专业化,并在18世纪90年代完成与海军事务的分置,奠定了美国国家安全官僚体系的早期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核武器的出现不仅为美国国家安全提供了保障,也使预防对手发动战争的门槛大幅提高。美国1947年出台的《国家安全法》正是这一系统性变革的产物,它不仅为1949年“国防部”的最终定名奠定基础,还同步创立了负责情报工作的中央情报局与负责政策协调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标志着美国安全政策从应对战争向预防战争延伸。彼时“国防部”这一新名称,旨在向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的盟友传递明确信号:在战后世界,美国的军事目标是预防战争、维护和平,进而为其军事力量的全球部署提供合法性支撑,与其试图扮演的“世界和平维护者”角色互为表里。

特朗普在更名行政令中指出,正是在“战争部”这一名称下,美国取得了包括1812年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的胜利。某种意义上,更名是特朗普政府重塑美军身份认同与价值取向的一环,试图推动军队重新确立以战斗力和传统价值为中心的自我定位。

观诸事实,“战争部”名称的回归,并非仅仅是对未来战略的预告,而堪称对美国种种行动的“精辟总结”。据统计,美国240多年的历史,只有16年没有打过仗。冷战后,美国愈发倾向于使用武力而非外交手段,海外军事干预愈演愈烈。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打击也门胡塞武装、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直接军事打击等行动共同描绘出一幅清晰画面:美国正在全球范围内主动出击,不惜激化矛盾以推行其单边主义议程。在这些事实面前,“国防”一词确实过于虚伪,“战争”表述名副其实。

然而与疯狂示强同时存在的,是曾经军事实力绝对领先的美国正在逐渐丧失全面战争能力的现实。而今,美国不仅在军事科技领域不再领先,还因深陷地区冲突而面临战备能力的下降。9月6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再度威胁向伊利诺伊州最大城市芝加哥“派兵”,称要让芝加哥知道国防部“为什么被叫作战争部”。在无法通过大国军事竞争建立决策信心的今天,“战争部”似乎成为特朗普推进国内政治议程的一枚棋子。

至于更名决策的代价,不仅体现在高达十亿美元级别的标识与系统更换成本上,更表现为对美国领导力的无形损害。对美国的盟友而言,尤其是那些基于集体防御条款结盟的国家,他们加入的本是以“防御”为核心的联盟体系。但随着美国公然将“战争”作为军事机构的标签,无疑会引发盟友的不安:相关集体安全机制究竟是保障本国安全的“护身符”,还是将自身拖入战争深渊的“绞索”?

归根结底,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恢复一个旧名来应对21世纪的复杂安全挑战,不仅是缘木求鱼,更是倒果为因。从长远看,一个看似更具进攻性的名称,既遮盖不住力量收缩的事实,也改变不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朱思思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