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德地图宣布推出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构建全新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以全力支持线下餐饮、酒店、景区等服务消费。同时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通过发放超10亿补贴等措施,鼓励用户到店消费,希望每天能为线下餐饮及其他服务业多带去1000万客流。对线下服务行业来说,这一探索有很强的创新意义。
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线上平台是餐饮行业的重要阵地。消费者对本地未光顾过的餐厅,或者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地,通常会先看平台上的打分评价,再决定去不去、去哪家。然而,某些商家花钱给自己刷分或给同行抹黑的行为屡禁不止,让传统打分评价体系的信用打了折扣。有美食家总结:一些很难吃的店评分高达4.8分、4.9分,而一些真正好吃的店,由于不刷分不买流量,评分常常只有4分左右甚至更低。评分可以造假,舌尖不会骗人,消费者频频踩坑,结果是不再敢“冒险”吃新店。
有鉴于此,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凭借独特的空间智能技术,基于10亿用户的实际行为,为有效清除刷分造假提供了技术上的更大可能。“扫街榜”不依赖少数人的主观评价,而是基于亿万用户的“用脚投票”——要去哪里、搜索什么、导航至何处,努力构建一套以用户行为为重要依据的线下服务业信用体系。这有助于确保“扫街榜”评价的客观与公允,描摹出中国人与食物之间真实互动的图景。
“高德扫街榜”的创新性,还在于有助加速实现“消费多样化”。在传统模式下,小型商户难以与资本雄厚的大品牌竞争曝光度,如今得益于“扫街榜”,一家面馆可能因为口味地道而获得巨大流量,一个手工作坊可能因为技艺精湛而迎来八方客源。榜单上那些非连锁、非网红的小店,凭借的是纯粹的市场认可而非营销预算。这种良性竞争机制,将为市场注入新鲜活力,并重塑健康竞争的商业生态。
更为深远的是,“扫街榜”可望参与重构城市空间的叙事方式。真实的脚步让那些被主流视野忽略的街角巷陌重新被发现,使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得以展现。它串起的是美味,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北京,可能是胡同里的一家卤煮店,在广州,可能是老城区的一间糖水铺,在成都,可能是社区楼下的一家串串香……这些地方承载着城市的真实记忆,洋溢着鲜活的生活气息,而“扫街榜”通过技术手段,将这些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明珠串联起来,可以编织出一张不同于旅游手册和商业指南的城市体验地图。
“高德扫街榜”参与构建的线下服务业信用评价,之所以可能引领消费风向标,还因为它触动了消费者深层次而敏感的情感需求——在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中,真实、安全的消费供给难能可贵。当无数个体的选择汇聚成集体智慧,当技术平台成为美好生活的助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新型消费指南的兴起,更是一个技术赋能、消费多样的社会生态的曙光。
20多年来,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惊喜大致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起初看起来微不足道,而后全方位改变生活。置身数字时代,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个全新消费图景的形成——那里既有科技的精准高效,又有人文的温度多样;既有大众的共同选择,又有个体的独特发现。这也正是“高德扫街榜”带给我们的期待:技术最终极的使命,不是创造虚拟的完美,而是赋能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