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组团“大理采菌”,不是生态游正确姿势

2025-08-26 12:47 新华网

来源标题:组团“大理采菌”,不是生态游正确姿势

据报道,云南大理苍山存在无序滥采等问题。记者调查发现,仅在苍山脚下阳和村一个进山路口,单日就有超过40辆车、500多人上山采菌,而整个苍山,类似的采菌路线多达二三十条。

当日,云南省大理州政府召开苍山保护管理专项整治专题会议,强调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违规旅游、商业采菌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加强源头治理,开展文旅行业法规培训,规范市场秩序,严禁违规宣传;对推进不力的严肃处理,对失职渎职的依法追责。

一些机构打着“研学游”“探险游”的旗号,干的却是“薅生态羊毛”的活儿。这种看似“亲近自然”的体验,背后暗藏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如此做法与人们所倡导的文明旅游理念完全背离。

依据《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条例》,“擅自采摘花卉、果实、茎叶”“挖掘、采集国家和省列入保护名录的植物”,都是苍山保护管理范围内禁止的行为。可见,在相应区域内无序采摘野生菌的行为,已然涉嫌违反这些要求。此番大理州政府决心进行专项整治,是对这些乱象的纠偏。

事实上,今年7月,社交平台上就有帖文称,大批游客进入苍山,“大理的野生菌,马上要被游客采绝了”。彼时,不少声音呼吁要对这些乱象进行纠治,但从此番媒体报道的情况看,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况且,像苍山这样有一定海拔的区域,本就有植物生长周期长、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弱的特性。一个地方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后,轻则5—10年之后才能再长出新的野生菌,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野生菌种群彻底消失。如不及时阻止,难免会造成更严重的破坏。

坦白讲,游客或许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采摘,但这不是脱责理由,不能因为自身的无知,就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除了游客要“自重”外,那些通过各种渠道招揽游客的组织,才是属地和管理部门要重点打击和引导的。

当然,根治乱象,仅靠短期整治还不够,杜绝无序商业行为,引导其依法依规有序经营,方为长久之道。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作者:苏士仪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