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钢铁驼队通行20000列,助推中欧经贸驶入快车道

2025-08-21 11:12 千龙网

8月初,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鸣笛启程,标志着自2013年以来,中欧班列中通道累计通行量正式突破20000列大关。这支“钢铁驼队”不仅成为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也在亚欧大陆之间编织起一张高效畅通的物流网络,助推中欧经贸合作驶入快车道。

通道建设从“一条线”到“一张网”。以二连浩特为枢纽的中通道,作为中蒙最大陆路口岸,已成为连接亚欧的关键桥梁。历经十余年发展,该通道从最初单一线路拓展至73条稳定运行线路,贯通中国境内24个省(区、市)的60多座城市,通达德国、波兰等10多个国家的70多个节点城市。不断加密的物流网络,让众多内陆城市拥有了“出海口”,实现了与全球市场的无缝衔接。

货物结构从“粗重笨”到“高精尖”。中欧班列运载的货物品类持续升级,从早期的金属、化工原料、纺织品等传统产品,逐步转向以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高附加值商品为主。如今,“钢铁驼队”已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重要通道,涵盖汽车及零配件、高端机械设备、电子电器、轻纺产品等万余种商品,折射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出口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通关效率从“瓶颈制约”到“无缝通关”。曾经手续繁琐、运输周期长等问题制约着班列发展,如今通过机制创新与技术赋能,口岸通行效率大幅提升。铁路部门推动数字口岸系统建设,搭建数据共享平台,优化车列取送、换装流程;二连海关深化“智慧海关”建设,引入无人机、全天候查验车等智能设备,提升监管效能。目前,中欧班列整体通关时间同比压缩超5%,实现货物“随到、随查、随放”。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纵深推进,中欧班列辐射能力持续增强。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宽、准轨接发车线路已增至30条,通过能力提升至每日52对,未来还将实施更多扩能改造项目。数字口岸系统持续升级、“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不断完善,将进一步缩短班列滞留时间,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20000列不仅是一个数字里程碑,更是中欧互联互通与经贸合作深化的生动见证。这支驰骋于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正在推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更高水平。(王增彦)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