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滋养扎根基层的情怀抱负

2025-08-18 07:24 曹怡晴

来源标题:滋养扎根基层的情怀抱负

又到了毕业生入职的时间,许多毕业生选择投身基层。初来乍到,难免“水土不服”。一些地区条件艰苦,基础设施配套落后。若是思想上没有做好准备,容易产生落差。初入基层,有人专业不对口,农业政策不懂、产业规划不明;有人听不懂方言,用普通话宣讲政策效果不佳。若是被焦虑困扰,难免产生消极情绪。

类似的情况,许多来到基层的年轻人都曾经历过。有更多的支撑保障、关心爱护,才能让年轻人的情怀和抱负不褪色。

近年来,基层人才的成长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职务职级并行制度打破基层天花板效应,松绑减负推动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支持项目……一系列举措持续为基层人才成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也要看到,将政策铺就的前景转化成现实的土壤,还需在落实落细上再加把力。

如何让年轻人真正扎下根来?一方面需要避免“引而不用,用而不育”的用才“短视”,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完善“既压担子,也搭台子”的育才“良方”。

价值发挥有赖供需适配。推动项目、资金等资源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倾斜,推动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特色深度融合,才能让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根据基层人才的专业特点和发展潜力,优化当地“育、管、选、用”培养体系,才能实现基层与人才的同频共振。

成长阶梯要靠制度搭建。尤其要重视基层人才所面临的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也要在考核评价、职业发展等方面多出招、出实招。破除论资排辈的窠臼,建立“唯实绩”的晋升机制;优化薪酬体系,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构建系统化、长效化的制度体系,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下。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没有这股子劲头是很难沉下去的。同时,应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足够的关怀。如此,是对成长负责,也是对事业尽责。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人民日报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