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考上清华奖励百万,多是民办学校招生营销

2025-08-13 00:38 新京报

来源标题:考上清华奖励百万,多是民办学校招生营销

近日,广西贵港一女生考上清华大学,高中奖励其100万元奖学金,引发关注。据报道,该校工作人员表示情况属实。对于学校如此“豪横”“大手笔”的奖励,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所在学校也能有这样的奖励,不但是对学生学习进步的肯定,也能解决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公办高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奖励的。一方面,地方财政没有这笔预算,另一方面,教育部政策也不允许,即便公办高中利用社会捐赠,重奖考进北大、清华的学生,也与严禁炒作高考生、高考升学率的规定背离。

总体看来,近年来对考进北大清华等名校的高考生进行高额奖励的主要是民办学校、高考复读机构,还有一些企业。对于这种高考奖励,有不少考生和家长认为,这是学校的自主权利,用的也不是财政的钱,教育部门管不着。

不可否认,民办学校、高考复读机构对考进名校的高分生进行奖励,有其市场基础。而且,这也是一种市场化行为,以此宣传本校(机构)的办学业绩,吸引更多“尖子生”报考,从而提高学校声誉,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

近年来的高考中,已经有高分考生放弃北大、清华,选择其他学校,这被认为是考生从自身兴趣、能力出发进行的理性规划。

而重奖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仍在加剧“唯名校”的情结。这还可能制造“考霸”现象,即有的考生为了获得高额奖金,考上北大清华后继续选择复读,把反复复读获得高分奖金作为赚钱之道。这显然是极为功利的选择。

相对于重奖个别学生来说,如果民办学校把这笔钱用在给更多学生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上,会展现关注每个学生发展的理念。

所以,哪怕是民办学校也不应再用重奖高分考生来强化功利读书观。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引导学生做好适合自己的学业与人生发展规划,民办学校才有可能摆脱“重奖”的营销套路,成长为真正的名校。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熊丙奇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