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胡家院隧道最后一段岩壁的精准爆破成功,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西十高铁)的42座隧道宣告全线贯通。这条在秦岭山脉腹地艰难穿行的高铁,其贯通标志着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为2026年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攻坚克难的工程壮举。西十高铁的建设堪称现代版的“愚公移山”。湖北段全长86.3公里,隧道26.5座,长77公里,如同在地下建立了一条“钢铁长城”。施工中,岩爆、突水涌泥、软岩变形等地质灾害频发。面对挑战,中铁建设团队将传统经验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应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工法,采用隧道三维扫描、新型水压爆破、智能化衬砌成套施工等技术,精准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保障了工程安全高效推进,也为中国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树立了新标杆。
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西十高铁的全线贯通,将重塑鄂陕两省的经济地理版图。通车后,西安至十堰预计从现在的3小时缩短至1小时,有力推动“一小时经济圈”的形成。这条高铁将成为撬动秦巴山区发展的关键支点。商洛的茶农能将清晨采摘的新鲜茶叶更快送达西安市场;十堰的汽车零部件可以更便捷地供应西安的产业链;山阳等地的学生能更轻松地前往西安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高铁可以串联武当山、金丝峡等优质旅游资源,开辟文旅发展的新路径。
绿色发展的典范工程。西十高铁建设严格遵循“安全、优质、快速、绿色、经济”的施工理念。通过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时掌握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分级沉淀污水处理系统,排水达国家Ⅱ类标准;在商洛段,通过优化弃渣场选址和植被恢复方案,新增造林面积1200亩,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双赢”。当未来列车穿行在青山绿水间,承载的不仅是便捷,更是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获得感。
西十高铁全线隧道的贯通展现了我国在复杂工程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体现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远见,更传递出智能绿色的发展温度。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至关重要的一“横”,西十高铁建成后,将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强劲的交通支撑。(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