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重构行政服务空间逻辑

2025-08-06 03:18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重构行政服务空间逻辑

近期,政务服务领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座超大城市通过“云端握手”,签署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合作协议。这项改革将抵押登记、产权变更等高频业务从“跨城跑断腿”变为“居家指尖办”,实现了69个登记机构的无缝衔接。协议生效当天,杭州北京联动办结首单业务:在工商银行杭州半山支行,客户成功办理北京市昌平区房产抵押权设立登记。

当北京居民在杭州窗口办理房产抵押,深圳企业居家完成上海不动产信息变更,这些曾经需要耗费数日跨城奔波、反复提交材料的复杂流程,已转变为五城居民指尖上的便捷操作。北上广深杭联合推进的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不仅显著提升了便民服务的效率与体验,更是依托数字化技术对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一次创新突破,为区域协同治理开辟了新通道。其背后折射的,是政府服务理念从“以行政管辖为本位”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深刻转变。

此项改革最具突破性的价值,在于其重构了行政服务的空间逻辑。过去,群众办理跨城业务时常陷入“证明我是我”“证明房产是房产”的循环困境,不同城市的表单差异、流程壁垒让简单登记变成耗时良久的“公文旅行”。如今五城共建的协同网络,通过数据共享与标准互认,使行政服务的物理半径在云端归零。这体现了对现代社会经济要素“液态流动”特性的精准把握,同时也彰显了将“群众跑腿”转化为“数据跑路”的思路创新。

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设施,不动产登记本应降低交易成本,却曾因地域分割异化为制度性摩擦。五城通办以刀刃向内的流程再造,将分散的行政资源凝聚成服务合力,这标志着“服务型政府”建设已迈入实操阶段。尤为可贵的是,改革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构建了“可追溯、可问责”的闭环机制,既打破了“各扫门前雪”的传统格局,又牢牢守住了产权安全的底线,为全国“放管服”改革树立了新标杆。

置于国家战略的角度审视,此项试点犹如投入湖面的智慧之石。当企业处置异地资产如同本地操作般顺畅,“候鸟式”就业者不再为行政壁垒焦虑,这种制度创新所释放的,正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亟需的“制度红利”。其构建的协同模板与统一技术标准,具备向社保转移、医疗结算等民生高频领域复刻的潜力,将有力推动“跨省通办”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集成。

当然,改革仍在路上。遗产继承等复杂事项的办理尚需攻坚,参与城市也不妨从核心圈向更广的都市圈扩展,线上线下服务的“接缝处”亦有待打磨。不过,其揭示的路径已然清晰:社会治理必须用好“用户体验”这把尺子,重新丈量每一项服务的流程设计。当更多部门学会以“用户视角”替代“管理视角”,那么“办事像社交聊天一样自然”的愿景便将加速照进现实。

此次政务创新也提示我们,消除行政服务的“距离焦虑”,技术只是利器,真正的密钥在于缩短心理围墙。五城的实践印证了一个深刻的治理哲学——当人民需求真正成为坐标原点,再坚固的行政壁垒都能转化为服务创新的连接点。在数字化转型重塑政府形态的今天,这种突破地理桎梏的智慧与担当,正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最动人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王志顺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