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铁路暑运迎来客流高峰。国铁集团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4日,暑运启动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41亿人次,同比增长2.8%。面对高温“烤”验,铁路部门坚持智能科技与绿色低碳双轨并行,让旅客旅程满溢清凉。
智能控温,打造个性化“清凉空间”。先进的智能温控系统依据车厢的实时人数、温度变化,动态管理冷气输出,为每位旅客定制“清凉”。动车组空调的智能新风系统每小时6到8次焕新空气确保含氧量时刻饱满;新车型分区调温技术则细腻回应乘客不同体感需求。这些智能措施的是铁路部门将“人享其行”的服务理念深度融入技术细节,让科技的温度切实可感,让“清凉”成为智慧出行的标配。
绿色运维,实现可持续的“清凉供给”。在保障清凉舒适的同时,如何有效控制庞大的能源消耗,是铁路部门面临的另一重考验。铁路部门持续进行覆盖车站和列车的基础设施节能升级,广泛应用高效隔热材料、低能耗变频设备。依托覆盖路网的关键设备能耗监控与分析平台,实时精准定位能耗异常点,优化设备启停策略和运行参数。这些低耗运营模式,不仅为铁路企业降本增效,更以可持续方式履行着行业环保责任。
服务升级,传递有温度的“清凉关怀”。科技与绿色的最终落脚点,是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面对高温挑战,铁路部门加强对全路网空调系统的运维保障,确保所有运行列车空调状态稳定,制冷高效。各大车站备足饮用水、解暑药品,部分枢纽站增设环境优化的“清凉驿站”或提供降温湿巾等贴心小物,让旅客能清凉候车。列车上,乘务人员密切关注旅客状态,及时响应乘客关于温度、通风的需求。无数铁路职工在烈日酷暑下坚守岗位,用行动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暑运这场大考,铁路部门交出一份以“智”提效、以“绿”降耗、以“心”护行的高分答卷,让我们看见技术向善的力量,也勾勒出未来公共服务的新范式:以智慧科技为“经线”,编织高效精准的服务网络;以绿色低碳为“纬线”,铺就可持续发展的坚实路基,让每一次出行都充满安心、舒适与期待。(李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