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北京社科”智库系列蓝皮书,包括《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24-2025)》《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24-2025)》《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4-2025)》《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4-2025)》《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24-2025)》《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4-2025)》《中国首都发展报告(2024-2025)》《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24-202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24-2025)》9本。自2020年起,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已连续6年推出“北京社科”智库系列蓝皮书,系列成果全面梳理研究首都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超大城市治理等新时代首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不同领域具体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成为有关部门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社会各界了解首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窗口、展示首都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高昂)
大河奔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故事
陈晋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大河奔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故事》,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核心内容,通过文学化、故事化的表达方式,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以及长征精神、焦裕禄精神、探月精神、北斗精神等49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深入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风貌。全书紧扣历史脉络与时代背景,精选重大事件与典型人物,通过纪实与叙述融合的笔法,将“精神”从宏大叙述中还原为一个个可感可触的人与事,让我们看见精神如何落地生根、如何跨越时空,润物无声地流淌进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 (王宣)
征途:走向现代化
周文、钟锦宸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征途:走向现代化》,从现代化的概念、内涵、特征等入手,既考察了现代化与西方兴起的过程及推动现代经济学诞生的历程,也揭示了西方现代化的理论误区与崩塌危机。过去很长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文明就是现代文明。事实上,西方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也是西方现代化的起点。这也正是西方现代化刻意淡化或者主观遮蔽的东西。本书通过现代化的历史考察对韦伯命题、洋务运动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作了再审视,与此同时也对现代化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图景作了展望。(天一)
中国远古之美
张法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远古之美》,呈现了在春秋战国开始形成的美学思想之前,在中国原始社会和早期文明(夏商西周)中以主要关键词体现出来的审美观念以及从饮食器和舞乐器中体现出来的审美观念,同时力图形成一个中国远古之美的基本体系。全书共分为三编:上编从甲骨文和金文中存在的重要关键词,结合与之相关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讲远古时代的审美观念;中编从原始社会和早期文明的主要饮食器物的起源与发展来讲内蕴其中的审美观念;下编从原始社会和早期文明的主要舞乐器物的起源与发展来讲内蕴其中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