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这名医学院本科生的“逆天学术”是怎么来的

2025-07-17 00:43 新京报

来源标题:这名医学院本科生的“逆天学术”是怎么来的

因“过于优秀”的“简历”,来自川北医学院的2022级同学罗某近期受到关注。

据报道,网传图片显示,在某课堂播放的PPT中,写有罗某“担任多个顶级期刊审稿人,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在自然·机器学习、JAMA内科学等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个人累计影响因子149。还获有A类国家级竞赛一等奖、二等奖若干……”

就该PPT表达的内容和目前媒体查询到罗某的学术履历和论文情况来看,确实存在一些疑点。罗某的学术履历和学术成果到底是真是假,面对公众质疑,学校需要给个明确说法。

首先,从学术产出的量与质方面来看,媒体调查发现,在“JAMA”期刊官网、“自然·机器学习”期刊官网,罗某发布的相关文章显示为“评论和回应”;在“胸部肿瘤学杂志”期刊官网中,与罗某相关的文章也被标注为“给编辑的信”,均不是直接发布的学术论文。那么,当作正式论文展示,这是否妥当,值得商榷。

尽管记者通过“Pubmed”官网查询到,罗某确实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其他3篇学术论文,但这与PPT中呈现的“辉煌成果”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从学术身份的真实性来看,该PPT中宣称罗某在本科阶段就“担任多个顶级期刊审稿人”,这也显得极不寻常。学术顶刊邀请审稿人,通常基于研究者不俗的学术资历和专业声誉,鲜有本科生能获此殊荣。这种超常规的学术身份,不是说不可能存在,但概率很小,公众对此有疑问,也属正常。

目前,川北医学院表示已关注到相关信息并正在核查。若相关内容属实,则可证明罗某确实能力出众,及时还其清誉;若核查发现不端行为,学校须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罚,以维护学术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同时,若发现背后存在导师或其他人员的不当指导、协助等情况,也应一并追责。

期待川北医学院能够尽快查明真相,公布调查结果。这不论对于当事人还是学校而言,都是负责任的做法。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作者:辛河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