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赛博种田”种的是一份心境

2025-07-16 06:46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赛博种田”种的是一份心境

近来,年轻人中出现了一个新风尚——打开手机,扎进“农场”,做一个“数字农民”,种下像素化的作物,忙着耕耘,静等收获。数据显示,有的游戏发行两年来,相关话题点击量过10亿;有的游戏仅2024年一年就售出超1000万份。

“赛博种田”,种的是什么?是一份心境。它不追求曲折冲突和你输我赢,而是遵循数字时令,玩家可以建房、渔猎、耕种、烧窑,在“快节奏”的现实之外沉浸在“慢节奏”的空间。在“农场”的每一分钟都可以累积最后的“收获”,这种“从0到1、从无到有”的过程,给了玩家踏实感、满足感。这与近些年种田文、种田综艺、种田剧日渐火爆异曲同工,年轻人在“种田”中体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感受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找回生命的本真与简单的期待。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早在唐朝,“种田”一词就已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经历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对种地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在这片广袤的原野上,生长出的不仅是饱腹的粮食,还有人们深厚的土地情结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近些年来,尽管越来越多年轻人生活在繁华都市,活跃于虚拟空间,但“赛博种田”依然可风靡社交圈。某种程度上,这或可称为某种血脉觉醒。珍视与自然万物的相处,感受付出与收获的互动,是中国人独具魅力的生活哲学。

如今,互联网迅速而广泛的普及,已然开启了当代人的“数字化生存”。虚拟化的存在方式、数字符号的互动成为常态,但总有一些精神内核是恒久的,它就植根在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中。这里面,孕育着文化省思,也孕育着无限商机,既有不可或缺的社会意义,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关照新世代的人们,呈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带来的不仅是更多个体的精神愉悦,还有经济社会领域的热闹红火。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期待更多新的产品、新的场景出现,丰富“数字化生存”的选项,让人们在新的田野上“诗意栖居”。

责任编辑:马剑(QZ0014)作者:田闻之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