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广西桂林平乐县政府网站上的《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个别段落有抄袭嫌疑,其关于平乐县水文的介绍和湖南安化县的水文介绍几乎一模一样。据了解,广西平乐县和湖南安化县两地相距400余公里,但平乐县并无文中提到的平口、小淹等乡镇。
7月14日,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此规划是由林业局和第三方公司合作完成,而有关水文的部分系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数据。15日,平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通报称,该信息基本属实,县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将及时修正发布,加强公文审核把关。
事实上,类似事件以往并不鲜见。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纪委监委就曾通报,镇宁自治县一干部因起草文件抄袭拼凑等原因受到党内警告处分。2017年,吉林磐石市明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于清波、党办负责人李毅在负责起草文件时,在互联网上下载范本略加修改,二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这些抄袭事件中所暴露的共性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如此明显的抄袭行为,不仅对公文的严肃性、政府的公信力带来了极大的损伤,也再次提醒各方必须持续强化责任意识,优化审核把关流程,从根本上杜绝公文抄袭等低级问题的出现。
对平乐县而言,这份文件的分量不算轻,其所涵盖的时间跨度长达7年,而且还是森林防火这样的安全领域。但就是这样一份长期规划文件,却出现了如此低级且明显的问题,那么,人们有理由怀疑相关各方对待工作的态度。
平乐县下辖6镇4乡,但凡有人稍微看上一眼文件,难道会发现不了里面所提及的一些乡镇都不是本县的?如果说起草和审核文件的人对本地如此不熟悉,那这份文件的权威性何在?这其中所暴露的形式主义问题,不能用一句“及时修正发布,加强公文审核把关”轻松带过。
当地显然要在治理形式主义上下功夫,不能因为“内容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就放弃了自身该承担的责任。这样的“拿来主义”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