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青年“自带流量”进村赋能乡村新业态

2025-07-10 09:50 千龙网

24岁的应燕每天除了给全国各地的游客冲咖啡外,更重要的事儿是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更新自己的“乡村日记”。喜欢打游戏、开机车的她,去年11月在墨林村开了一家“机车咖啡店”,以卖风景、卖情绪,满足青年人对松弛感的个性化需求。(7月7日 半月谈)

乡村阁楼咖啡馆、田野星空火锅、民宿国风体验、庭院赏花场景…… 近年来,短视频传播催生出乡村新业态浪潮,都市年轻人追寻 “松弛感” 的消费需求与乡村创新供给的双向奔赴,正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全新图景。

这一变革的核心动力,来自新生代农民与返乡青年的 “流量进村”。这群懂技术、善创新的年轻人,以短视频为媒介,将非遗文创、创意餐饮、田间经济等 “高颜值、强互动” 的新业态植入乡村肌理。当村咖飘着咖啡香扎根稻田,当汉服游园会唤醒古镇记忆,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乡土文化碰撞出 “乡愁经济”,让乡村成为都市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新业态精准戳中年轻人对个性化、松弛感的精神需求。戴墨镜喝咖啡的乡野漫步,穿汉服游古镇的国风体验,这类融合乡村风情与时尚潮流的场景,通过短视频裂变传播,既点燃大众参与乡村生活的热情,更以文化赋能提升乡村内涵。青年 “流量” 的注入,打破了政府主导宣传的传统模式 —— 相比部分文旅宣传的 “尴尬吆喝”,数字人才凭借市场洞察与技术优势,用剧本杀、非遗馆等新业态讲活乡村故事,实现低成本高效传播,为乡村商业升级引来人气与流量。

值得关注的是,新业态落地需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当 “文化 + 创意”“科技 + 场景” 破解 “千村一面” 困局,乡村正以多元姿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从田间咖啡馆到云端非遗展,青年力量正以流量为桥,让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振兴图景加速铺展。

责任编辑:陈丽艳(QX0006)作者:段官敬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