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别欺“生” 请为暑期工撑好保护伞

2025-07-09 09:23 中经网

来源标题:别欺“生” 请为暑期工撑好保护伞

暑假来临,不少学生会选修“社会第一课”,涌入劳务市场寻找兼职。但部分企业却趁机欺“生”,让应聘者频频掉入求职陷阱。

说多了都是泪。一些学生想用稚嫩的肩膀分担家庭负担,锻炼提升自己,没料想,钱没赚到,却先遭到了“社会毒打”。有的老板把暑期工当免费工,借故克扣工资;有的企业挂羊头卖狗肉,说是招聘影院检票员,实则安排去洗碗;甚至有不法分子打着“赚快钱”“躺着就能赚钱”等旗号,诱使暑期工沦为电诈“工具人”。

为什么一些用人单位敢打暑期工的“歪主意”?从用工性质来看,暑期工多属于短期兼职,部分用人单位因此不与之签订劳动合同,薪酬待遇也仅停留在口头约定层面。再加上这些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与维权意识较弱,个别用人单位便有恃无恐。

暑期工招聘乱象丛生,不仅损害学生权益,还扰乱就业市场秩序,给社会诚信抹黑。每一位选择暑期工的学生,都怀揣着对成长的渴望和对社会的信任。他们的劳动,理应获得尊重。他们该得的报酬,一分都不能少。为暑期工撑起权益保护伞,是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日前,北京市公安局通报典型案例,提醒暑期工严防兼职刷单诈骗。除了发布警示提示外,相关部门更需加强暑期劳务市场管理,畅通维权渠道。一旦查实用人单位存在恶意克扣工资等行为,应当及时责令改正,并依法处理。此外,暑期兼职的学生也不妨多留个心眼,尽可能留下书面证明、聊天记录等,以便维权。

责任编辑:陈丽艳(QX0006)作者:武晓娟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