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K1373次列车旅客砸窗事件在网上引发了广泛热议,各种言论甚嚣尘上。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事件全貌后,就会发现一些反面言论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我们需以理性的态度去分析,不能让情绪左右我们的判断。
车门是保障旅客安全的底线,绝不能随意打开。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此次列车滞留的东孝站是四等小站,不办理客运、货运业务,无旅客候车室和乘降站台。客车滞留线路两侧无站台,车门离地面高度超1.5米,事发时又是夜晚,车外无照明。在这样的情况下,若随意开启车门,旅客下车极易摔伤,存在极大的人身安全风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安全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列车工作人员基于安全考量未开启车门,是对旅客生命安全负责的表现。
在没有危及生命的情况下,砸窗不可取,因为砸窗后列车无法继续运行。列车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车窗的完整性对于列车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在此次事件中,一名男性旅客情绪激动,擅自取下消防安全锤砸破车窗,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列车设施,还可能影响列车后续的安全运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铁路运输有其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流程。列车工作人员在事发后立即启动紧急处置,加强全车巡查,打开气窗通风降温,发放自带的矿泉水,并协调送来大量的八宝粥和矿泉水,还联系了救护车做好应急准备。这些措施都是按照既定的流程和规定进行的,目的是保障旅客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生命安全。广大旅客应该听从列车工作人员的安排,共同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遵守规则,那么整个应急处置工作将陷入混乱,旅客的安全也将无法得到保障。
“破窗”后容易造成“破窗效应”。当一块车窗被砸破后,如果不及时制止,可能会引发更多旅客效仿,导致更多的车窗被砸,进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在此次事件中,列车工作人员在车窗被砸破后,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隔离防护,防止旅客跳窗发生意外,这是非常必要的。“防微杜渐”,及时制止不良行为的蔓延,才能维护好列车上的秩序和安全。
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我们要保持理智的头脑,不能被情绪所左右。从事实出发,全面了解事件的经过和铁路部门的处置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出行环境。让我们携手共进,以理性和包容的态度面对突发情况,共同维护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秩序。(顾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