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陪伴毕业生就业、创业,北京海淀全区都动起来了。日前,启航向“海”·2025中关村毕业季暨HiYouth创坛启幕,来自全区37所高校的毕业生代表、四海归来的海淀校友、顶尖科研机构代表、科技企业青年领袖及政府相关部门代表等数百位嘉宾相聚一堂,祝贺毕业生们学有所成,热情迎接他们在海淀启航。
“海淀校友卡”首发,“一卡在手,服务无忧”;全国首个青年智能体上线,政务、公共服务等信息轻松获取;“海淀青春合伙人启航加速包”发布,让大学生就近就业;开展六大专项行动,构建青年发展服务体系……一项项措施含金量十足,犹如及时雨,让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青年学子更有盼头,更有干劲,更有信心。
企业来了,校友来了,灯光秀来了……精心设计的仪式感让人倍感踏实,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不是孤勇前行,而是有全方位的陪伴。城市张开热情的双臂拥抱青年学子,青年学子把梦想的种子植入这片创新创业创造的沃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城市和青年,双向奔赴,逐梦前行。
在就业创业的呼应里,感受城市对青年学子的托举。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毕业的大学生关心就业、创业机会,在读的大学生关心实习的机会。大学生有所呼,城市有所应。中关村毕业季,关于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回应,有真金白银的支持,有众志成城的携手,有瞄准前沿的机会。今年发布的“海淀青春合伙人启航加速包”中,海淀区打造的家门口的就业服务体系“海职汇”,每年提供不少于8万个就业岗位,给予招录青年群体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一次性扩岗补助,并构建技能提升体系。在“青春加油站”名企人才招聘活动中,中核工程、中铁建工、华为、字节跳动、美团、智谱、地平线等20余家海淀区央企、“大厂”等实习实践基地单位提供了4600余个实习、就业岗位,包括系统开发、交互设计、大模型算法等多种岗位类型。为了让青年学子留在海淀、建功海淀,海淀真是蛮拼的。
海淀区市场主体超过28万户,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万户。这么多市场主体既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有着巨大的用人需求,特别是对优秀青年人才求贤若渴。城市搭建好桥梁,让青年学子有更多的岗位,让企业有优秀的人才,是双赢之计。青年强则城市强,青年兴则城市兴。
在海淀校友的示范带动中,展示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的厚度。海淀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聚集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样的全球顶尖高校,以及诸多知名高校。正如智谱CEO张鹏所言,海淀不仅是北京的海淀、中国的海淀,也是国际化的海淀。海淀校友遍布全球各地。中关村毕业季,是青年学子完成学业的日子,也是校友重逢的日子。有来自多个国家的校友发回视频,或送上祝福,或为学弟学妹们加油鼓劲;有校友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在海淀创业的故事,为准备在海淀就业、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参考;有校友企业家欢迎毕业生前往实习、就业。毕业,不是各奔东西、单打独斗。莫愁前路无知己,海淀校友人才辈出。
首次发布的“海淀校友卡”,集成了政策扶才、安居乐活、悦享商圈、专属AI等多项功能,致力于为海淀庞大的校友群体提供数字化生活与职业发展支持。“海淀校友卡”,集成着周到的服务,寄托着城市的牵挂。
在青春合伙人的全面陪伴中,传递城市对青年学子的温度。毕业生走出校门,开始干事创业的全新历程,涉及就业、创业、学习、租房、生活等方方面面。海淀区全程、全方位陪伴青春合伙人,用一流的服务将青年学子扶上马、送全程。《2025年海淀区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要点》及重点任务清单,推出“青年留海”“AI青年”“青春引航”“青新生活”“青年安居”“青春共治”六大专项行动,全方位构建青年发展服务体系。HiYouth青年智能体作为“AI赋能青年城市”的核心伙伴,纳入了海淀区范围内包括政务、公共服务等在内的最新文档超过2万份,系统、全面地覆盖青年人在海淀区创业、就业、学习等方面所涉及的重要信息。“顿悟时刻”专场项目路演共遴选出23项优质项目参与,团队大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热AI聚场”人工智能展以海淀37所高校大学生创新成果为基底,全方位展示海淀学子在科技与艺术融合领域、科技领域的最新探索。
服务作为一扇窗口,让青年学子直接观察到城市的态度、风范和气质。在海淀,无微不至的服务,使青年在海淀成长有空间、生活有保障、发展有未来,留在海淀更从容,更安心,更有底气。
城市友好,青年有为。改革开放以来,海淀区聚集了一批批青年艰苦奋斗、追逐梦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今天的海淀区,汇聚超过200万人才。不仅如此,海淀区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全市的一半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高校群体,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因为懂青年,所以海淀的青年政策更精准,更务实,更到位,从创新创业支持,到实习就业保障,到安居与生活配套,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一代代青年梦想开花,海淀一路繁花,未来无限精彩。(大北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