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儿童食品” 不是营销噱头 别再消费家长的健康焦虑

2025-06-05 08:42 千龙网

儿童食用油、儿童饼干、儿童水饺…… 市面上,标注或通过包装设计与儿童相关的食品,大多分量更小、包装更萌、价格更高。不少家长认为 “儿童食品”“更安全、更健康、更适合儿童食用”,因而愿意买单。(6 月 3 日《人民日报》)

这些食品凭借小巧分量、可爱包装及 “更适合儿童” 的宣传吸引家长,价格也随之攀升。家长出于对孩子健康的关心,常毫不犹豫为其买单,认为选择 “儿童食品” 就等同于选择了安全与健康。

商家恰恰抓住这一心理,利用 “儿童食品” 概念营销,制造消费热点诱导家长购买。但这种缺乏实质标准支撑的营销,本质是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

事实上,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中,并未对 “儿童食品” 给出明确定义。市场上所谓 “儿童食品”,很多只是包装印着卡通形象、宣称含更多营养素,但其配料和成分与普通食品并无本质差异。更堪忧的是,部分 “儿童食品” 非但不健康,反而添加大量香精、着色剂、增味剂等食品添加剂,与家长期望的健康背道而驰。

对家长而言,选购儿童食品不能仅因 “儿童食品” 标签就盲目相信。需仔细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真实构成,尽量选择配料简单、添加剂少、营养均衡的食品,避免被华丽包装和宣传迷惑。同时,家长应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学习,提高辨别能力,不盲目依赖 “儿童食品” 概念。

从监管层面看,相关部门应尽快明确 “儿童食品” 的定义、生产规范、质量标准及标签标识要求,让市场有章可循。同时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违规添加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不符合标准却打着 “儿童食品” 旗号的产品,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行业协会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推动行业自律。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促使企业从儿童健康角度出发提升产品质量,而非仅靠营销获利。同时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普及 “儿童食品” 正确知识,帮助家长做出明智选择。

“儿童食品” 市场不应成为商家肆意逐利的 “法外之地”。只有通过明确标准、加强监管、行业自律及消费者意识提升,才能让 “儿童食品” 名副其实,真正成为保障儿童健康的优质食品,而非家长花冤枉钱、孩子食用却不健康的消费陷阱。(吴睿鸫)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