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整治药师 “挂证” 守护用药与基金安全

2025-06-05 08:40 千龙网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师 “挂证” 等情况开展核查的公告》。公告显示,经筛查发现,部分药师姓名频繁出现在多家定点零售药店的药品费用明细中,涉嫌存在药师信息被假冒或 “挂证” 等违规情形。此次核查涉及 24 个省份、23997 家定点零售药店、9563 名药师。(中国经济网 6 月 4 日)

国家医保局的筛查数据触目惊心:从新疆乌鲁木齐到山东烟台,同一位药师在数小时内 “分身” 两地为患者审方售药;更有药师疑似在湖南 9 个城市的 198 家机构 “挂证”—— 这些荒诞现象,本质是对制度的公然践踏。

按规定,每家定点药店至少配备一名执业药师,这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底线要求。但 “挂证” 乱象却让这道防线形同虚设:实际售药者多为缺乏专业知识的店员,面对患者关于药物功效、禁忌、剂量的咨询时常束手无策;而持证药师长期 “挂名不履职”,导致患者失去关键用药指导,尤其是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特殊疾病患者服用复杂药物时,用药不当风险剧增,每一次错误用药都可能冲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医保基金作为老百姓的 “救命钱”,也因 “挂证” 陷入危机。部分药店利用 “挂证” 药师名义虚假审方,为不合理售药披上合法外衣;过度售药现象频发,本来无需大量购买的药品被违规售出,医保基金被肆意挥霍,不仅损害参保者利益,更侵蚀着医保制度的根基。

“挂证” 乱象背后,是利益驱动与监管漏洞的交织:对药店而言,“挂证” 成本远低于聘请真正执业药师,既能应付监管获取定点资格,又能分食医保报销 “蛋糕”;对部分药师而言,出借证书即可坐收渔利,职业道德被抛诸脑后。而监管层面,传统手段难以精准识别 “挂证”,海量信息下人工核查效率低下,给了违规者可乘之机。

此次国家医保局借助大数据筛查锁定违规线索,展现了科技赋能监管的力量。但根治 “挂证” 顽疾,需多管齐下:医保部门应强化日常监管,建立长效巡查机制,不仅查验证书真伪,更要核实药师在岗履职情况;同时加强与药监部门协同,形成监管合力,对违规行为严格处罚(约谈、限期整改、暂停或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等),情节严重者移送司法。

定点零售药店需强化主体责任,摒弃短视逐利思维,认识到保障用药安全才是立足之本,切实按规定配备并留住专业药师;正规注册药师也应珍惜职业声誉,切勿因小失大出借资格证书。(王济川)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