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从李现拍鸟看北京海淀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2025-05-19 15:27 千龙网

日前,演员李现在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公园“打鸟”(拍摄鸟类)的视频在网络迅速走红,生态环境部的点赞更是让这一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这一现象不仅彰显了公众对自然之美的热切关注,更侧面反映出海淀区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的卓越成效。

近年来,海淀区持续完善生态廊道,科学划建自然带、留野区,并建设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打造了优质的栖息家园,而2024年海淀区园林绿化局发布的《海淀区观鸟地图》正是这份努力与成果的生动写照。《海淀区观鸟地图》涵盖了颐和园、圆明园遗址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等21处鸟类资源富集的观鸟点位,为市民与鸟类爱好者提供了一份探索自然、观察鸟类的实用指南。每一个观鸟点位,都是海淀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生动缩影,背后凝聚着无数的心血与付出。

在栖息地保护方面,海淀区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例,曾经,受城市化进程和环境变迁影响,园内水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破坏,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锐减。近年来,公园管理部门积极行动,通过清淤、补水、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大力开展水生态修复治理,逐步恢复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如今,清澈的湖水荡漾,茂盛的水草摇曳,这里不仅成为众多水鸟的理想栖息和繁殖场所,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漫步园内,绿头鸭、鸳鸯、白鹭等多种鸟类或悠然觅食,或嬉戏玩闹,或繁衍后代,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

百望山森林公园同样在生态保护与管理上不遗余力。公园围绕“厚植生态底色、共享绿色福祉”的目标,高质量推进建设工作,致力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通过持续的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曾经的荒山秃岭如今已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高达95%大面积的森林不仅为鸟类提供了广阔的栖息空间,还带来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使得这里成为198种鸟类的家园,环颈雉、红嘴蓝鹊、大斑啄木鸟等鸟类在此安居乐业。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候鸟的重要迁移通道,每年春秋两季,大量猛禽从公园上空飞过,迁徙高峰期每日可观测到上千只迁徙鸟类,充分展现了公园在鸟类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除了栖息地保护,海淀区还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三山五园地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区园林绿化局启动北京本土鱼类种群恢复项目,采用“综合立体生物投放”策略,投放上万尾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项目成效显著,水域重现“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鱼类种群的恢复,有效改善了水生态系统,更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吸引了凤头䴙䴘、小䴙䴘、池鹭等众多水鸟在此栖息,标志着三山五园地区的生态系统正逐步完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提升。

《海淀区观鸟地图》的背后,是海淀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不懈努力与显著成果。展望未来,期待海淀区能够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将水鸟观测、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生态科普素材融入教育领域,让辖区更多中小学生了解水生态现状,增强保护水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更多力量。(赵宛欣)

责任编辑:蔡健雅(QZ0020)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