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评论> 正文

香山评论|一场救援与一次补考:丈量生命的厚重刻度

2025-05-15 16:15 千龙网

当高考倒计时钟声与救护车鸣笛交织,当命运将 “人生大考” 与 “生死救援” 并置,山东少年姜昭鹏毫不犹豫,以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交出超越试卷的人生答卷。5 月 14 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宣布为其启用春季高考语文副题补考的消息,不仅是对个体善举的回应,更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本质与生命重量。

在同学心博骤停近 30 分钟的生死边缘,姜昭鹏与网约车司机王涛争分夺秒的救援,堪称现实版 “生命奇迹”。他熟练实施心肺复苏、人工呼吸,与司机配合火速送医,每个动作都刻满对生命的敬畏。有人问:高考只有一次,错过意味着什么?姜昭鹏掷地有声:“考试没考还有下一次,但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 这句朴素话语,道破最深刻的生命哲学 —— 在生命天平上,任何考试分数都无法与鲜活生命相提并论。

这场救援的意义,远超挽救一条生命。它撕开功利主义教育观的裂缝,彰显教育的真正目标:从来不是培养只会答题的 “考试机器”,而是塑造有温度、有担当、懂得生命价值的人。姜昭鹏在危急时刻展现的专业急救技能、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与超越年龄的责任感,正是教育应有的成果。当 “分数至上” 观念裹挟众人,他的选择如同一束光,照亮教育本质:知识可以重来,生命尊严与人性光辉,才是最珍贵的 “录取通知书”。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启用副题补考的决定,同样值得点赞。这不仅是对规则的灵活调整,更是对生命价值的庄严礼赞。它传递明确信号:教育制度不是冰冷机器,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有机体。当规则与人性碰撞,唯有以生命为本,才能让教育温暖人心。这份补考通知,既是对善举的认可,也是对社会价值导向的有力引导 —— 善意不会被辜负,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感动之余,更需思考,如何让生命教育融入日常?从语文课本里的黄文秀事迹,到现实中姜昭鹏的生死救援,都在提醒我们:教育不仅需要课本知识,更需要真实的生命故事。这些身边的鲜活案例,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触动心灵,助力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未来,或许应将更多类似事迹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感动中学会尊重生命、承担责任。(王济川)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