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均将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收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列为今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到中办、国办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30 条措施为促消费助力;再到 “国家账本” 致力于拉动消费、推动投资稳健增长…… 审视中国经济格局和形势,“消费” 必然是关键热词。作为拉动经济 “三驾马车” 的重中之重,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成为首要任务。因此,讲好中国消费故事,释放我国经济基础稳、后劲足、潜力大、空间广的优势,能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注入新动力。
经济消费 “开门旺”,高质量发展 “全年红”。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 2025 年前两个月的经济 “成绩单”,在消费方面,成绩更为振奋人心。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4%,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 0.5 个百分点,这印证了提振消费取得初步成效,也为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了预期与信心。当然,消费成效的背后,离不开政府 “有形之手” 的科学发力。例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升级,用真金白银撬动消费杠杆。前两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约 134 万辆、家电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 21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6% 和 36%。中国消费故事精彩纷呈,彰显出中国经济优势的雄厚根基。
以人为本、民生至上,是中国消费故事的主题主线,更是中国经济的优势与底气所在。一揽子提振消费的 “大礼包”,旨在让老百姓消费底气更足、预期更稳、信心更强,进而使经济发展凝聚人心和力量,构建起 “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惠及群众” 的理念闭环,生动诠释了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的价值取向。从需求端实施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等,到供给端开展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消费品质提升等行动,再到外部环境端推进消费环境改善提升等行动,让老百姓敢消费、愿消费、会消费,让消费聚焦于增进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书写着中国消费故事的民生逻辑与民心底色。
在中国消费故事里,“投资于人” 理念愈发凸显,为经济可持续发展蓄能聚力。从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到强化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保障,再到加大 “一老一小” 服务供给,以及破除内卷式竞争、保障休息休假权益、促进文旅消费等,聚焦 “人” 的全方位、全链条发展,围绕提升人口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彰显出中国经济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与强大韧劲,也折射出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鲜明优势。
开弓没有回头箭,消费序章已落笔,唯有真抓实干、奋力书写。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行动号角已经吹响,唯有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到实处,促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提高供给对消费的适配性,做到供给侧、需求侧联动发力,改善消费环境,才能更大地激发中国经济的潜能和优势。(段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