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AI 与 “铁饭碗” 也很搭。近日,深圳市福田区率先推出基于 DeepSeek 开放的 AI 数智员工,首批 70 名 “AI 公务员” 上岗。据悉,这批 “AI 公务员” 主要负责公文格式修正、执法文书生成、招商企业分析筛选等工作,更好助力政务服务和地方高质量发展。足见,“AI 公务员” 承担处理大量数据、执行重复任务、提供决策依据等职责,具备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政务服务、减少工作错误等鲜明优势。
数智赋能,旨在造福群众。尽管 “AI 公务员” 具有智能化、智慧化、高效化的优势特征,但最终目的在于解决民生问题、服务百姓群众、促进地方发展。涵养 “为公本色” 也应是 “AI 公务员” 的基本修养与价值追求。从本质上讲,赋能 “AI 公务员” 职责使命,将公务员从繁琐、重复、枯燥、单调劳动中解放出来,也是为了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政策设计、公务服务和复杂问题解决上。比如,文书工作、数据整理等任务被 “AI 公务员” 分担,便能给面对面服务群众、下沉基层调研、解决实际问题等做 “加法”。可见,“AI 公务员” 彰显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内涵要义,也为人机协作树立了公共服务实践样板。
当然,“AI 公务员” 见证了技术释放红利,有利于倒逼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提档升级。“AI 公务员” 创新运用得念好一个 “实” 字,防止智慧空洞化、虎头蛇尾,甚至沦为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切实让 “AI 公务员” 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训练与提升,磨合出与人打交道的智慧能力,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科技赋能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而非冰冷数字带来的无感效应。如何推动 “AI 公务员” 服务接好地气、贴近人心,也是涵养 “为公本色” 的题中之义。
得益于智慧科技的最强大脑,“AI 公务员” 在优化资源分配、提高决策科学性和工作准确率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在如何确保决策的公平性、透明性,尤其如何保护公众隐私数据、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同样是 “AI 公务员” 必须上好的 “法治课” 与 “为公课”。须知,科技本身具有双刃性,涉及到的科技伦理、治理安全与公众权益同样是不可跨越的必答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AI 公务员” 的出现,侧面折射出群众对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实现智慧化、智能化、高效率的呼声与期盼,也给 AI 融入政务服务打通 “最后一公里” 提出了新挑战,诸如政策调整、技能提升和社会生态等堵点亟需化解。理应看到,“AI 公务员” 不失为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口与微缩影,必将为锻造政治可靠、作风过硬、专业精湛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注入新智慧,前提是坚守涵养 “为公本色” 这条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与宗旨使命。(段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