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缺失,网友们义愤填膺,呼吁永久封禁,到底所为何事?这要从近期海南三亚警方的一则警情通报说起。通报中提到,在某视频平台上拥有4000多万粉丝的网红“祁天道”,因在直播中与他人合演低俗视频,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0天。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网友广泛关注。(12月14日,央视新闻)
当拥有4000多万粉丝的网红“祁天道”因直播中合演低俗视频被海南三亚警方行政拘留10天的消息传开,网络空间瞬间掀起轩然大波,网友们义愤填膺,呼吁永久封禁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一事件将千万粉丝网红频“翻车”的现状又一次推到公众审视的聚光灯下,值得深刻反思和追问。
“祁天道”绝非籍籍无名之辈,4000多万粉丝意味着他在网络世界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其言行影响力不亚于明星艺人。直播作为热门互动形式,应是传递正能量、分享趣味与知识的窗口,但他却选择低俗内容迎合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以换取流量热度。这种行为是对社会责任的漠视。网红一旦积累起海量粉丝,就具备公众人物属性,应当为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贡献力量。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网红经济的井喷式发展降低了进入门槛。只要有噱头、敢于展示,似乎就能分得一杯羹。大量人员涌入,却鲜有人考量他们的道德素养、法律认知。这如同给未经交通规则培训的人发放驾照,让他们在网络的“公路”上肆意驰骋,难免“翻车”。
推崇流量至上是网红“翻车”现象的幕后推手。在数据即话语权、热度即财富的时代,不少网红陷入极端功利思维怪圈,笃信只要能让直播间人数飙升、点赞量暴增,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低俗、恶搞、博眼球成为他们的惯用伎俩,全然不顾对粉丝特别是对青少年造成的恶劣影响。他们轻易抛弃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约束,搅得网络空间乌烟瘴气。
平台监管不力也难辞其咎。各平台声称有严格内容审核机制,但面对海量直播、短视频内容,审核往往沦为事后补救。通常都是等网红“翻车”引发公愤,平台才匆忙出手封禁、处罚,这种滞后性给了心存侥幸者可乘之机。
受众“口味”偏好也纵容了网红不良行为。部分网友热衷于追逐低俗、刺激内容,用点击、关注和打赏为不良直播“添柴加火”,让网红迎合市场需求,进而变本加厉输出负面内容。
网红“祁天道”被拘只是警示,若不能从根本上整治网红行业乱象,类似闹剧恐将继续上演,侵蚀网络空间健康肌体。
网红“翻车”乱象必须多管齐下。网红要强化自律意识,提升道德和法律修养,做正能量代言人。平台要升级监管体系,利用智慧算法等技术提前介入审核。相关部门需细化完善针对网红行业的法规政策,提高违规成本。同时,受众也要提高审美情趣,共同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生态。(杜才云)